搜索 解放军报

知事识人不能“先入为主”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窦 垚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4-09-18 07:49:44

知事识人不能“先入为主”

■新疆军区某团某连干部  窦  垚

这天战术训练间隙,连队组织小比武,下士阳春主动请缨,代表新晋军士出战。他神情专注,一套动作干净利落。看着阳春的表现,我想起此前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两个多月前,我突然发现:阳春像变了一个人,工作积极肯干,训练不喊苦喊累,出公差也无二话,而且主动帮助身边战友。这与他此前给我的印象很不一样。

每年9月退伍季到来前,团里都会针对面临退役人员组织一次评功评奖,今年阳春刚好服役满两年。想到这里,我内心断定,他一定是在“临时抱佛脚”,抓紧时间表现,想在评功评奖时榜上有名。

之所以如此肯定,源于我当连队主官的观察和发现。现在,受到社会上一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有些战士对待工作训练的态度,时常取决于是否对自己有利。他们心中似乎有这样一把“尺子”,遇事总要先衡量一下个人得失,再决定做或不做。

“小阳,你最近表现很不错,是不是有啥想法?”这天,我把阳春叫到宿舍,委婉地问道。

“没啥想法啊。”刚开始,阳春有点摸不着头脑。或许是突然听懂了我的言外之意,语气骤变:“我知道自己以前表现不好,但我就不能改变吗?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说罢,他谎称班里还有事,扭头走了出去。

我尴尬地愣在原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内心仍不免“打鼓”:“他说的是实情吗?”

为了验证真假,我找到阳春的班长马亮了解情况。马亮告诉我,阳春确实对立功受奖没啥想法。因为,在组织班内推荐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迹象”。

听我提到阳春的改变,马亮似有所悟地说:“下连后,阳春确实表现不好,与他谈心交心很多次,收效甚微。作为他的班长,我也很着急,直到20公里战斗拉练……”

顺着马亮的话头,我了解到,在那次战斗拉练最后5公里急行军时,阳春出现体力不支。为了不让阳春掉队,马亮和战友主动替他分担负重,一路上不断为他加油打气。最终,大家携手冲过了终点。“拉练结束后,我明显感到,阳春对待工作训练跟以前不一样了。”

听到这里,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误解阳春了。第二天,我再次找他谈心。刚一开始,阳春还是支支吾吾的,但聊起战斗拉练,他打开了话匣子:“当时,我真的想放弃,但看到班长和战友那么累,还竭尽全力帮助我,我心里既感动又惭愧。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心作出改变……”

那天,我与阳春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彼此敞开心扉说了很多心里话。最后,我主动向阳春道歉。

这天晚上,阳春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了一句话:“愿所有人都被真诚以待。”短短10个字,我咂摸了很久,得出一条体会:“知事识人不能‘先入为主’。”

作为一线带兵人,我们总说要用欣赏、信任、发展的眼光看待战士,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会经常“预设立场”,将自己的臆想和揣测强加在他们身上;或者因为一事一时的印象,就把某个人“看扁”了。这些都是带兵育人的“大忌”,必须及时纠正。

(贺平、方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