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团军某旅一名带兵人帮战士融入部队大家庭——
指导员打开房门 新战士敞开心扉
■田皓羽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佳豪 张石水
“不管是家庭矛盾、生活烦恼还是成长困惑,自己解决不了都可以来找我,我的房门随时为你们敞开。”新兵入营的当天晚上,第77集团军某旅新兵连刘指导员,就利用点名时机向新战友们表示。
然而,这样的承诺,并没有换来新兵小何的信任:“不过是客套话罢了。”原来,入伍之前,小何当过服务员、送过外卖、做过生意……复杂的社会经历让他对外人有着天然的防备,习惯将自己的内心包裹,不轻易向别人吐露心声。
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让小何深感重负,他有时甚至觉得,为了实现“迷彩梦”而放弃工作并非理想的选择。由于整天心事重重,他无法专心训练,平时也不愿与战友交流,刘指导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找到小何,关心地劝道:“部队战友亲如家人,有啥困难说出来,我们帮你一起解决。”但小何并不领情:“我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
话虽这样说,但刘指导员真诚的态度还是在小何的心中荡起了一丝波澜。接下来的工作训练中,他对指导员有了更多关注:战友小黄训练跟不上节奏,刘指导员带着骨干,手把手示范带教;得知大学生士兵小陈有考学提干的想法,刘指导员专门为他讲解政策,制订成长方案;战士小彭性格内向,刘指导员常常安排他上台进行新闻点评,并带头为他鼓掌点赞……
“指导员对每个人都很上心,始终热情饱满。”真正让小何发生思想转变的,是刘指导员的房门——闲暇时间,那扇门总是敞开着,战友找指导员谈心,经常是带着心事进去,满脸笑容出来。
这天夜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小何终于走进了刘指导员的房间。没等他开口,刘指导员便说道:“是家里的事吧?我问过机关了,你的情况可以申请困难家庭救济金。申请表早就准备好了,你赶紧填一下。”家里的情况、过往的经历、心里的压力……谈心中,刘指导员认真倾听、不时安慰鼓励,小何慢慢敞开心扉,难以言说的压力得以释怀。
那天夜里,两人深谈了许久。离开前,小何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刘指导员连忙说道:“你放心,救济金会打到你的个人账户,别人不会知道。别总是板着脸,年纪轻轻多笑一笑嘛,以后遇到困难随时来找我。”
从那以后,小何的心态悄然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沉默寡言、封闭自我,恢复了年轻人应有的开朗阳光,也逐渐融入部队大家庭。不仅如此,他还主动为刘指导员“代言”,凡是察觉有战友遇到困难,他总不忘说上一句:“有事找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