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离任不"离心"!这名机关干部这样破解与老连队的"帮带密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慕佩洲 责任编辑:孙悦
2025-08-19 07:15:16

编者按  从连队主官调任机关干部,是基层干部的成长路径之一。然而,在履职新岗位、开启新征程之际,一道现实考题随之而来——同在一个营盘,机关干部应当与老连队建立何种联系?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帮带老单位?对此,第80集团军某旅一名机关干部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离任不“离心” 牵手不“插手”

■第八十集团军某旅机关干部  慕佩洲

谢岩 绘

前段时间,我曾经所在连队的新任指导员尹昊专门找到我,向我请教工作上遇到的一件烦心事——

连队即将外出开展濒海适应性训练,在选定留守人员名单时,党支部计划让平时工作比较严谨细致的下士小田担任留守工作负责人。然而,没想到的是,小田对留守工作有“抵触”情绪,执意要参加海训。

他说的小田,是我在连队任指导员期间一个重点培养对象,平日做事踏实、认真负责,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专业骨干。

“小田平时任劳任怨,怎么关键时刻不愿担责呢?您帮我‘把把脉’!”尹昊觉得小田特别“服”我,想请我分析个中缘由。

听完尹昊的讲述,再加上对小田情况的了解,我很快推测出了小田不愿留守的原因。

去年海训期间,有夺冠实力的小田一门心思备战比武,可临阵发挥不佳,在赛场上突然腿部抽筋,没能取得理想成绩。“小田性格要强,我估计他这是憋着一口气,想要在今年海训期间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才不甘留守。”听完我的分析,尹昊恍然大悟。

同时,我也向尹昊传授自己的经验,在选择留守人员时不能主观臆断,一般可以安排伤病员、待休假人员,以及具备设施维护等专业技能的官兵留守,专门保障营区运转。带着我的建议,尹昊带领支部重新研究选定留守人员,小田如愿参加海训,其他官兵对分工也都表示认可。

尽管我已离开连队调至机关,但类似这样研究工作、分析问题等大事小情,连队骨干还会常常找我,我也很乐意帮忙。

“虽说你与老连队的官兵关系很好,但这样会不会显得管得太宽?”有人曾这样问我。

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离任不意味着要疏远连队。一个连队的前任主官,更加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和官兵特点,这些经验能够很好地帮助继任主官缩短上任适应期,更加顺利开展工作。

我们平时常说要“以连为家”,但不少同志把这个概念的范围不自觉地局限在连队内部。实际上,离开连队的官兵也要保持“以连为家”的深厚情感,关心连队建设,助力连队发展。

回顾自身经历,这种理念源于老指导员康明对我的言传身教。当年他调任机关后,经常帮助新任主官熟悉连队各项工作,还多次指导有写作特长的我提升能力,我也因此多次到机关帮助工作,让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这种离任不“离心”的担当,让我深刻认识到:连队建设如同接力跑,每一棒都要把“家”的温度传递下去。

当然,离任不必“离心”,帮带也需适度,既不能让继任主官产生过度依赖,也不能越俎代庖插手老连队工作。所以,我始终秉持“三不”原则:不干预现任主官日常管理,不插手敏感事项决策,不干扰基层民主程序。

今年上半年军士选晋考核时,尹昊专门找到我,想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婉拒,军士选晋工作关乎单位建设,基层最有发言权,更何况,这件事事关每名官兵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涉及具体人员进退去留的事项,明显超出了我的权限。

离任不“离心”,牵手不“插手”。实践证明,坚持这样的原则,我作为机关人员,与基层的沟通十分顺畅。

前段时间,旅里组织作战中政治工作骨干集训,我与基层政治干部和骨干沟通后发现,他们对新修订的《陆军军事训练大纲》相关课目要求理解存在偏差。我主动开展工作,采用“政策解读+推演示范+资源协调”的方式,既帮助他们吃透训练要求精神,也带着他们逐课目推演细节,并帮助协调训练场地和保障器材。事后,一名指导员感慨:“以往集训通知下发后,全靠基层自己研究设计,这次有机关人员全程指导帮带,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欣慰之余,我更加深刻感到:部队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永远需要薪火相传式的经验传承。机关干部在职责范围内积极探索,把基层当“家”来牵挂,基层官兵就会更加信任机关。

前几天,尹昊打电话告诉我:小田在海训期间参加比武,取得全旅第二的好成绩。得知喜讯,我很高兴。尹昊诚恳地对我说:“多谢您的帮助,常回连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