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发挥党史军史铸魂砺剑作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白燕玲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5-08-20 06:48:13

发挥党史军史铸魂砺剑作用

■白燕玲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新时代大国重器列装,人民军队不断跨越前行的密码,蕴含在党领导人民军队不懈奋斗的峥嵘岁月中。习主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强调要“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魂者,人之本也;剑者,国之器也。对人民军队而言,这“魂”是熔铸于官兵血脉的坚定信仰与绝对忠诚,这“剑”是我军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与战斗作风。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挖掘党史军史这座“富矿”,通过深化党史军史学习教育,引导官兵铸忠诚之魂、砺血性之剑、固宗旨之本、强胜战之能、启创新之智,传承弘扬革命先辈的爱党情怀、报国之志,使之内化为矢志不渝的忠诚品格、外化为敢打必胜的素质本领。

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忠诚之魂。习主席指出,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红色基因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根基永固的精神密码,对党忠诚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铸牢忠诚之魂,就是要将军魂意识刻入官兵心中、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路走来,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信念如磐,从抗日硝烟中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中的所向披靡,从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到新时代的强军实践,我军始终在党的旗帜下行动和战斗。前进道路上,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激荡,广大官兵要从党史军史中汲取信仰力量、砥砺忠诚品格,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始终保持对党的赤胆忠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发扬战斗精神,淬炼血性之剑。习主席强调,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淬炼血性之剑,就是要传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锤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锻造无坚不摧的胜战之刃。“打仗以胆气为贵。”军人的血性胆魄,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军史长廊中,大渡河十八勇士、狼牙山五壮士、长津湖冰雕连等无数英雄先烈,构筑起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祖国山河,正是传承了先辈先烈的战斗精神。要清醒认识到,战争从来不会眷顾怯懦者,胜利只属于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勇士。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广大官兵要发扬战斗精神、锤炼斗争本领,以钢多气更足、骨更硬的血性胆魄攻坚克难、一往无前。

牢记神圣职责,强化宗旨意识。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强化宗旨意识,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将人民战争的伟力转化为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不竭动力。回顾我军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到抗日战争时期“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从解放战争时期“潮涌般的小推车和担架队”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举国上下愿倾其物力财力”,都生动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制胜之道。新征程上,广大官兵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始终服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心守护人民,永远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

锤炼过硬本领,砥砺胜战之能。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使命是打赢。回望历史,如果没有克敌制胜的高强本领,我军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砥砺胜战之能,就是要教育广大官兵把谋打赢当作最大职责,进一步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当前,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制胜机理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军官兵素质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官兵要像“导弹兵王”王忠心那样,将专业技术学到极致、将操作技能练到极致;像空军试飞部队的英雄们那样,敢于挑战未知、勇于挑战极限。要牢固树立练为战思想,锤炼复杂环境、极限条件下的实战能力,以千锤百炼的执着苦练精练“硬拳头”“必杀技”,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激发开拓锐气,点燃创新之火。新时代强军事业是一项开拓性事业,需要广大官兵从党史军史中汲取智慧,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探寻胜战机理。广大官兵要学习传承革命先辈身上勇于创新的精神,秉承“两弹一星”元勋们开拓进取的品格,保持无惧无畏、爱拼会赢的奋斗姿态,树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摆脱路径依赖,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把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史军史是滋养人民军队的精神富矿,是锻造胜战之师的力量之源。广大官兵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从党史军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让光荣传统薪火相传,让血性胆魄始终充盈,让过硬本领成为标配,让改革创新成为习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的责任感,不断书写强军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