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在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胜战智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殷佳雨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5-08-20 06:49:29

在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胜战智慧

■殷佳雨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军事理论创新直接服务备战打仗,决定练兵成效。我军历史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等精妙战法的创造与运用,正在于指挥员以灵活机动的思维洞察战场、捕捉战机,以我为主创新制敌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实践中有的官兵仍不同程度抱守机械化战争过时思维,必须深刻认识到,战争作为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如果思想被固化在陈旧模板或僵化教条中,实战中必然要付出沉重代价。

广泛汲取新知识。当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正深刻重塑战争形态。如果固守陈旧知识体系,思想必然会停滞于昨日战场,丧失洞察未来、引领变革的主动权。打赢明天的战争,要求我们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主动拥抱前沿浪潮。不仅要系统学习军事科技最新进展,理解新域新质作战概念,也要广泛涉猎相关基础科学与前沿动态,把握科技革命对军事领域的驱动逻辑,还要紧盯潜在对手的军事理论创新和先进技术突破,在知己知彼中抢占制胜先机。

主动跳出“舒适圈”。军队是要打仗的,如果沉溺于老套的训练模式、停留在熟悉的作战环境、固守于成功的经验套路,就是在无形的“舒适圈”中放任思想僵化。粟裕以善打“神仙仗”闻名,毛泽东称赞他“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在敌重兵集团围拢的险境中,打破“先打弱敌”的常规思维,毅然定下“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决心,最终全歼强敌整编74师。未来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进程难以按照预定作战计划推进,作战行动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广大官兵在实战化训练中,主动置身极限条件之下,构想颠覆常规认知的复杂敌情,模拟极端困境,在危局、险局、僵局甚至败局中,锤炼临机决断的胆魄和绝处逢生的智慧。

深扎训练第一线。当年,郭兴福扎根训练场,在与战士共同摸爬滚打中摸索规律、创新战法,总结提炼出“红、活、硬、细、实”的“郭兴福教学法”,极大提升了练兵质效。这启示我们,战法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演训一线、战位前沿、官兵智慧之中。必须深入练兵备战最前沿、矛盾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才能掌握战场实情、找准胜战瓶颈。我们只有扑下身子,到火热的演训场、到装备操作一线、到官兵日常工作生活中,才能听到真声音、掌握真情况、找准真问题,从官兵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破解难题的智慧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