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忆烽火·传薪火丨85年前,这一战打出中国人的勇气!

来源:中国军号 责任编辑:孙泽
2025-08-20 17:04:01

85年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百团大战

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

写下了光辉一页

如今,那场大战的一幕幕

依然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回响


一份“万万火急”的命令


1940年

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卓绝的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南进”

一面加紧诱降国民政府

一面将主要矛头

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

他们在华北穷凶极恶地推行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碉堡为锁

辅以封锁沟、封锁墙构成的“囚笼政策”

妄图扼杀抗日根据地

巩固其殖民统治


与此同时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

投降派也大肆进行投降活动

一时间

民心浮动

抗战信心蒙尘

中国陷入

“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危难之际的中国

亟需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

来驱散阴霾、重振信心


“那就打一个大仗,

给敌人来个总破袭,

打出中国人的勇气!”

为粉碎日军企图

八路军总部

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

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1940年8月8日下午

朱德、彭德怀、左权发出

《关于破击正太路的战役部署》

这一份“万万火急”的命令

指明了各部的作战地域

作战重点以及互相的策应配合

并规定“限八月二十号开始战斗”

这场主动出击、打破“囚笼”的

大战拉开序幕

参加此次战役的

有晋察冀军区部队

晋西北的第120师部队

晋冀鲁豫区的第129师部队

及山西新军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

还有广大民兵和群众参加

被称为“百团大战”


战役之初,八路军面临的困难重重

日军在正太沿线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每个车站都设有碉堡

重要桥梁有重兵把守

铁路两侧挖有深沟、架设有铁丝网

而八路军战士弹药稀缺

手里的武器

除了少量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枪支弹药

还有不少是型号不一的“万国造”

甚至是土枪土炮、大刀长矛

就是在这样的装备差距下

八路军战士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至1940年12月初

八路军累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

一段沉痛的记忆


1940年8月20日夜

在总长达2800余公里的

华北主要交通线上

数十万大军同时对日寇发起攻击

正太路全线爆炸声不断

火光冲天

井陉矿区紧临正太铁路

东可出击华北重镇石家庄

西扼天险娘子关

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

捣毁井陉煤矿

成了正太铁路破袭战的重要一战


井陉煤矿

日产6000吨粘结煤

日本当局这样评价井陉煤矿:

“其供应量之增减对我国(日本)

重工业有致命的重要性。”

这座被日军侵占的煤矿

被他们建成一座罪恶的“集中营”

血腥压榨中国人民


在石家庄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

一幅幅黑白照片

无声控诉着

沦陷区百姓的凄惨遭遇

和日本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暴行:

八九岁的孩子瘦骨嶙峋、遍体鳞伤

还要不分昼夜地为日本人工作

采煤漏水事故

日本兵把住井口

护送骡子上井

却眼看矿工淹死不管不顾

无论男女老少

进出矿门

都要被搜身凌辱

稍有怠慢必遭毒打……

在井陉煤矿周边有6座“万人坑”

约4.6万井陉矿工和爱国志士

被日军残杀后丢弃至坑里


据统计

日军在华北各地制造的惨案

达1540余宗

占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制造惨案总数的五分之二以上

残害平民百姓以百万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视死如归

奏响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


一股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


翻阅百团大战的档案

“坚持”“英勇”“用命果敢破击”

这样的用词比比皆是

它们诉说着八路军将士

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

顽强拼搏与无畏牺牲


日军所面对的

不仅有八路军战士的无畏冲击

更有根据地军民所掀起的滔天巨浪


1940年

为掩护正太铁路破袭

八路军浴血狮脑山

阴雨连绵中

阳泉矿工、周边乡村民兵和乡亲们

在枪林炮雨中

运送粮食弹药、抢救护理伤员

全村人宁肯自己挨饿

也要给八路军送饭


为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

抗日群众经常忍饥挨饿

采取“昼伏夜出、伪装藏匿”的方式

将弹药、粮食、军鞋等物资

巧妙运往前线

百团大战期间,民兵配合主力部队,破坏日军交通线

为抢救八路军伤员

寿阳景上村自卫队员

王蝉余等3人随军在火线抢救伤员

第一名队员牺牲了

第二名队员上去

又牺牲了

第三名队员接着上

终于将伤员救了下来

……

在百团大战期间

此类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数不胜数


据粗略统计

华北根据地

有上百万群众参加了百团大战

仅太行根据地的第二专区

就曾出动7万多民工

运送410万公斤粮食

1万余公斤蔬菜

1000多只羊

50余万公斤柴草和3万双军鞋

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

敌后根据地群众踊跃支前

百团大战的胜利

展现了

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一曲穿越烽火的战歌


百团大战烽火燃遍华北大地

在一场惨烈的的阻击战中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第一纵队二十五团八连

与前来偷袭的日寇展开白刃格斗

战壕里

突然响起一阵嗓音嘶哑的高歌

是一位八路军老兵

用自己熟悉的曲调

将战斗场景编唱成歌

鼓励战友们与敌人最后一搏


这个连队

就是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前身

战后

这首歌的原创过程和硝烟一同散去

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忆

歌的曲调和词也不统一

然而

岁月却没有淹没这首歌

几十年间

激荡着铁血豪情的歌

在一代代官兵中传唱

后来

连队官兵经过集体讨论、修改定稿

将这首歌正式定为连歌

“我们的旗帜在前面,

‘白刃格斗英雄连’,

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壮大,

忠于人民忠于党……”

激昂的战歌传唱至今

始终激荡人心


不止“白刃格斗英雄连”

百团大战中勇于担当的将士们

狠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振奋了全国民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

书写了辉煌一页


新时代官兵

扛起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战旗

承继先辈浴血奋战的斗志

在强军征程上继续冲锋

对伟大抗战精神的追寻和传承

正如一曲穿越历史硝烟的战歌

在一代代中国军人心中

赓续传承 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