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集团军某旅贯彻新条令组织军官退役仪式——
坚守初心 永葆本色
■马剑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付君臣
一次刻骨铭心的仪式,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仪式的最大特点是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暗示作用。仪式是军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营造特定氛围,影响调动情感、引导价值取向、体现文化归属。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新增军人退役和公民服预备役两种宣誓,有力推动军队仪式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增强官兵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十五条新增规定:军人退出现役时,通常集体向军旗告别,并进行宣誓。退役誓词内容如下: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即将退出现役,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保守军事秘密,珍惜军人荣誉,永葆军人本色,为军旗增辉,为军队争光。若有战,召必回!
■关于公民服预备役,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十六条新增规定:公民经批准服预备役,应当进行宣誓,宣誓通常在首次参加军事训练期间进行。预备役人员誓词内容如下: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人员,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刻苦训练,提高本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随时准备应召参战,誓死保卫祖国。
镜 头
前不久,第80集团军某旅举行一场军官退役仪式。仪式现场,退役军官们身披绶带、整齐列队。随着《仪式曲》的旋律响起,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
“迎军旗!”铿锵的口令声中,掌旗员高擎军旗,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会场。退役军官们神情庄重,饱含深情向军旗敬最后一个军礼。随后,该旅领导宣读军官退役命令,每念到一个名字,便有一名军官昂首答“到”,声音响亮有力。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退役仪式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组织,流程紧凑、气氛庄严。
“新修订的共同条令对军人退役仪式作出进一步规范,不仅增加了宣誓环节,还要求组织退役仪式时先播放《仪式曲》。”该旅人力资源科李科长介绍,新条令施行后,他们组织科里全体人员逐条学习,并结合此次军官退役仪式,重点研究了仪式程序、流程等方面的具体改变。筹备过程中,该旅人力资源科、宣传科、部队管理科按照责任分工开展退役仪式筹备工作,部队管理科还专门对掌旗员、护旗兵进行培训,确保新条令各项要求落地落实。
“请全体退役军官起立,面向军旗,举起右拳宣誓!”仪式现场,退役军官杨伟作为领誓人,举起右拳领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即将退出现役,我宣誓……”其他退役军官跟诵誓词,声音洪亮。
“无论走到哪里、在何岗位,我们将始终不忘组织培养,一如既往地发扬好、传承好军队的光荣传统,始终牢记军人使命,在新征程上接续奋进,时刻听从祖国召唤。若有战,召必回!”宣誓完毕后,杨伟代表全体退役军官发言。随后,该旅领导代表全体官兵向他们致以真挚的祝福,勉励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奋勇拼搏、再立新功。
“退役仪式更加规范专业,短短72个字的誓词,提醒我时刻保持军人本色。虽已脱下军装,但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听从召唤!”杨伟坚定地说。
“新条令不仅进一步规范了退役仪式的流程,更强化了退役军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仰望军旗,退役军官于洋告诉记者,虽然告别了军营,但他将始终坚守初心、永葆本色,为军旗增辉、为军队争光。
绘图:房君豪
亲 历
誓言铮铮启新程
■海军某基地预备役上尉 王 青
黄海之滨,战舰列阵。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人员,我宣誓……”军港码头上,我与海军某基地数百名预备役人员整齐列队,面向军旗庄严宣誓。对我们来说,这一刻意义非凡,因为我们多了一个光荣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人员。
前不久,基地根据年度训练计划,组织舰艇专业预备役人员开展集中军事训练。大家应召而来,身着戎装重返战位。昔日,我是一名作战舰艇女舰员,海军蓝曾陪伴我从青涩走向成熟,深蓝情怀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没想到退役后,我还能以预备役人员身份再次踏入军营,触摸承载着熟悉记忆的装备。耳畔回荡的铿锵誓词,让我仿佛回到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找回了“当兵”的感觉。
报到后,基地刘教导员专门组织了一次教育:“近年来,预备役人员队伍建设日益正规化、专业化,预备役训练不再是简单的‘入营即入役、授衔即开训’,不仅有了专属臂章与军衔标识,还增设了专门的教育课程和宣誓仪式。”他告诉我们,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规定:公民经批准服预备役,应当进行宣誓,宣誓通常在首次参加军事训练期间进行。
教导员的话,让我和战友们深深感到,部队建设正规化法治化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预备役人员这个身份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宣誓环节带来的荣誉感仪式感,极大激发了我们刻苦训练的热情。
宣誓完毕,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我们在所属分队教练员带领下,奔赴各自岗位开展专业训练。虽然是以预备役人员身份参加训练,但我们坚持“标准不降、要求不松”,大家比着学、赛着练,努力达到服现役时的专业水平。
训练场上,口令声此起彼伏,高昂的斗志在每个人心中激荡。体能训练找回比武场上的干劲,战术演练重现协同的默契……看着肩上的银星,我心中更加坚定:军装虽已脱下,军人本色永远不会改变。
(陶晋旭整理)
点 睛
善用仪式激励士气
■王 鼎
仪式,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军队的仪式庄重而严肃,展示军人的形象和作风,承载军人的光荣与梦想。每名军人从踏进营门的那一天起,便深受仪式的感染与熏陶。每一次仪式的组织实施,都是一次提振士气、洗礼精神、强化担当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官兵的奋斗动力。
礼,因时而立,因事而制。新修订的共同条令对仪式进行优化完善和适当扩展,新增舰艇入列、退役,开学、毕业典礼,建军节庆祝等5种仪式规范,仪式的种类由17种调整为22种,旨在激励广大官兵牢记军人身份、强化使命担当。这是加强军队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又一具体举措,为部队开展教育、激气励志提供了新的遵循。
仪式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必须落实的制度要求。各级应深刻认识仪式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要求规范仪式流程,做到主题鲜明、严肃认真、组织严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与此同时,各级也应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精心开展具有自身特色、官兵喜闻乐见的仪式活动,提高仪式吸引力、感染力,催生官兵的使命感、荣誉感,坚定官兵的强军志、报国心,真正让仪式成为增强部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