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清风正气歌丨吴玉章:以崇严尚实书写不凡人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 欢 责任编辑:孙悦
2025-08-24 06:40:00

“事事莫争虚体面”

■杨  欢

“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为吴玉章补办六十寿辰庆祝会上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吴玉章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做好事”,与他崇严尚实的作风密不可分。

工作务实、作风扎实。吴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教育事业。吴玉章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重庆中法大学、莫斯科东方大学、延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青年学生,为党输送了好几代干部,可谓桃李满天下。不少人评价,近百年来,我国进步的教育家为数不少,但像吴老这样将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无产阶级教育家集于一身的寥若晨星。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吴老始终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延安整风时,他已是年过六旬的革命老人了。但他和大家一样,刻苦学习相关读物和文献,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觉得我有些优点,但同时又是缺点。如我忠诚坦白,但因此常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做事迟缓,不敏捷;志趣远大,但又因好大不顾实力,常常不能完成计划……”他曾在81岁时写下座右铭:“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

勤俭持家、廉洁齐家。吴老在吃穿用度上不铺张浪费,并严格要求家人:“封建社会讲夫荣妻贵、封妻荫子,共产党是不讲这一套的。”在给晚辈的信中,他写道:“路子要靠自己去走,不能因为是干部后代就骄傲自满……”他反对晚辈在学校搞特殊,告诉孙子“因为你在学校,一切都有供给,如再寄食用品,就显得特殊,对党对自己影响都不好”。1963年,吴玉章的侄孙去探望他时,请爷爷为他写寄语。吴玉章这样写道:“创业难,守业更难,须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规模。”短短数语,既是长辈对后辈的叮咛嘱托,也蕴含着他一生朴实、清廉、务实的做人准则。

“虚与实之分,祸与福之纽也。”体面之虚实,彰显作风之虚实,关乎事业之成败。部队是要打仗的,一丝一毫都空不得、虚不得。新征程上,让我们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断创造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