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铭记历史,凝聚奋进力量——境外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倪光辉 胡家升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16 06:44:57

铭记历史,凝聚奋进力量

——境外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倪光辉 胡家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托境外抗战纪念设施组织系列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抗战英烈和遇难同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在香港西贡斩竹湾,一座步枪造型的纪念碑巍然矗立,这座镌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抗战事迹的纪念碑,记录着不容忘却的抗战岁月。

“英豪抗日千秋歌义勇,社稷迎曦八秩颂昌平。”8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园举行典礼,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各界代表共同为碑园内英烈纪念亭的对联揭幕。“香港与国家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持。”李家超说。

跨越时空的战斗友谊在远东地区熠熠生辉。8月28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英烈纪念设施竣工开园仪式在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隆重举行。纪念设施的落成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1941年,东北抗日联军在日本侵略者的合围下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危急时刻,苏联军民向抗联将士敞开了怀抱。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由此于1942年8月正式成立,谱写了一段中苏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历史篇章。

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姜笑洋说:“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是中俄两国人民携手抗击法西斯的光辉象征。我们将共同守护这段珍贵的历史,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市郊,有一处中国抗战将士和遇难同胞陵园。阳光透过苍翠的树叶,在墓碑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二战期间,先后有1600余名中国战俘被日本运送至拉包尔成为劳工,600余名中国抗战将士和同胞长眠于此。

8月17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来到拉包尔,向中国抗战将士和遇难同胞敬献花篮。“我们祭奠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凝聚开创未来的奋进力量。”代表团成员说。

8月14日的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细雨霏霏。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和纪念馆举行揭幕仪式,并正式向公众开放。公园里,庄严的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静静矗立,它的后方是一面弧形延伸的纪念墙,墙上刻着3000余位南洋华侨机工的名字。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奔赴国难的动人故事。

“我的外公朱松胜就是一名南洋华侨机工,当年他主动回国支援抗战,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驾车行驶在滇缅公路上。”从广西南宁赶来参加揭幕仪式的梁衡指着纪念墙上外公的名字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

1939年起,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先后有3000余名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在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上驾车抢运军需物资、抢修运输车辆,铺就了这条重要的“抗战生命线”。据统计,1000余名南侨机工献出了宝贵生命,平均每公里牺牲1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揭幕仪式上,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说:“虽然二战已经结束80年,但任何不尊重和平的行为,我们都必须坚决反对。”

在缅甸密支那市郊的晴空下,中国远征军纪念碑前菊花如雪。8月7日,200余名各界代表在此静默祭奠,纪念这支跨越国境的中国远征军将士。20世纪40年代,应英国政府请求,中国派出远征军赴缅对日作战,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为亚洲太平洋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朵朵菊花,寄托哀思。“远征军将士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担当。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当年远征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土地上举行纪念活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密支那云南同乡会理事长刘本统说。

据了解,目前在境外有中国人民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百余处,主要包括在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等国30余处及我国港澳地区80余处。

“组织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是为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纪念设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与贡献的见证,更是彰显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我们将继续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境外抗战纪念设施,讲好抗战纪念设施故事,组织好祭扫纪念活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