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大阅兵·家国情丨“胜利之路,就在脚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一琛 何武涛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10-08 06:36:56

大阅兵激发正能量,武汉市民信心满怀——

“胜利之路,就在脚下”

■陈一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何武涛

铁流浩荡,战旗飘扬。

“看着我们东风人亲手制造的军车以完美的姿态接受检阅,我心中充满了自豪。那些在车间里日夜奋战的日子,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我们打磨的不仅是汽车零件,更是民族汽车品牌的荣耀和尊严。”近日,东风公司召开“荣光见证·使命传承”座谈会,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清分享在天安门广场观礼的感受。

阅兵式上,战旗方队作为“第一方阵”,由25辆东风猛士载着5面军旗和80面战旗,以英雄荣光引领钢铁洪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参与阅兵的东风猛士“零失误、零故障、零事故”——作为一名汽车工匠,王建清深知荣光的背后,是一条自强不息之路。

在新中国工业化浪潮中,肩负“打赢汽车工业翻身仗”重托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公司)应运而生。从第一代东风人靠双手“敲”出中国第一辆军用越野车,到此次参与阅兵保障的技术人员为调试一个传动参数昼夜连续奋战,“强国重器,有我东风”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东风人的接力传承。

同心共铸阅兵盛典,携手再谱强军新篇。座谈会现场,保障团队队长姜维展示了团队获赠的锦旗。“这次任务,我们用行动书写了‘强国有我’的答卷。我们要把‘阅兵标准’转化为‘东风标准’,继续发扬东风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强国强军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保障团队副队长吴先东说。

80面战旗猎猎飘扬,宛若燃烧的火焰。

“这些战旗,都是从八路军、新四军等授称(命名)单位中遴选出来的。”9月3日当天,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内,工作人员与抗战英烈后人、市民代表一同观看阅兵式直播。“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馆长周静对记者说,这些响当当的名字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80多年前,一面面鲜红的战旗,犹如刺破黑暗的光,见证着民族脊梁的不屈挺立。

纪念馆一楼,“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武汉抗战历史特展”正在展出。复原当年武汉街头“献金救国”场景的展台前,一个手持存钱罐的小女孩形象,吸引参观者驻足。一名小学生点开多媒体联动屏,“穿越”回80多年前的武汉,通过互动获得自己的专属“献金证书”。

“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市里很多地方设有献金台。老太太把金首饰摘下来捐给国家,擦鞋匠把擦鞋赚的钱捐出来,人人都为抗战出力。”101岁的叶伟才,曾是抗日爱国儿童组织“孩子剧团”成员,依然记得当年的往事。

“我们生长在苦难里,我们生长在炮火下……”在日前的一场教育活动中,叶老与武汉警备区官兵视频连线,唱起当年的剧团团歌。兴于上海、壮于武汉,抗战期间的“孩子剧团”辗转全国各地,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行程近2万公里,被誉为“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回首那段岁月,叶老记忆犹新:“一天要走几十里路,有时候自己走,有时跟着八路军走。脚上起了厚厚的茧,没人喊苦喊累,只要一提到演出演讲,就浑身是劲!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了胜利的那一天。”

少年时,叶伟才投身抗日救亡宣传;风华正茂时,他参加解放武汉的学运工运宣传;离休后,他积极开展红色宣讲。在叶伟才的建议下,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建起“孩子剧团”陈列馆,学生们组建“新孩子剧团”,排演话剧《抗战奇花》,讴歌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抗战胜利80年了,当我们生活在他们向往的‘新世界’里,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做新时代‘勇敢的小英雄’。”在儿童剧《孩子剧团》中饰演最小团员“小豆子”的长春街小学六年级学生赵欣悦,这样表达参演的感受。

“胜利之路,就在脚下!”叶老说,胜利日阅兵式上,他看到了祖国和军队的强大。胜利来之不易,强大来之不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铭记历史,沿着胜利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当年,为了庆祝抗战胜利,在武汉市江岸区,一条被五国租界切割成6段的街道重新合并,命名为胜利街。

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武汉分会场,群众从张自忠路、郝梦龄路、陈怀民路出发,跑向胜利街,一起奔向“一桥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奔向“追光逐芯”的中国光谷……

胜利之路,连接历史深处,也通向无限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