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那些不朽的姓名,寄托着人们对英雄永恒的思念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庆桐 李汝海 责任编辑:王粲
2025-10-22 09:15:37

永恒的思念

■李庆桐  李汝海

70多年前,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满怀保家卫国的昂扬斗志踏上抗美援朝战场。他们中的很多人牺牲在战场上,埋骨他乡。而今,他们以一种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

2025年9月12日,中国空军一架刚刚参加今年抗战胜利日阅兵的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载着烈士棺椁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起飞,穿越云层,向着祖国而来。当它进入我国领空后,4架歼-20战机伴飞护航。

近了,更近了……

当运-20巨大的机身平稳落地、机场以最高礼遇“过水门”迎接英烈时,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也已作好迎接英雄“回家”的准备。

9月的沈阳,金风送爽,秋色澄明。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董必武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12个大字,苍劲有力。陵园北侧烈士纪念广场的主题雕塑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山脉连绵的造型取自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山体犹如一块块线条洗练、棱角分明的晶状体,象征英雄的纯洁品质和铮铮铁骨。

早在几天前,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曹家麟,就从北京赶来沈阳。在沈阳火车站,曹家麟与年逾九旬的志愿军老兵杨天银相见了。两位参加过金城战役的老兵相互敬礼致意,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杨天银向曹家麟分享了收看抗战胜利日阅兵直播的感受,“我们国家强大了,海军、空军也都壮大了。”曹家麟说:“武器装备都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如果那时咱们有这样的武器装备,打他们更不在话下。”

这次来沈阳,在迎接烈士遗骸回国之外,曹家麟还有一个心愿——在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找到战友李家发的名字。“我想借这次机会,表达对他的思念。”

曹家麟身着洗得褪色的旧军装,胸前勋章熠熠生辉。他久久凝视着英名墙上的名字,目光最终停留在“李家发”3个字上——这是他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亲密战友,也寄托着他70多年的思念。“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今天能来现场感到十分难得,此刻的心情也是无比激动。”曹家麟的声音有些哽咽。

在英名墙前,曹家麟用指尖反复描摹“李家发”3个字的刻痕。他至今清晰记得这位战友的英雄事迹。

李家发在1953年的轿岩山战斗中,像黄继光一样用胸口堵住敌人碉堡的枪眼,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曹家麟带来两颗棒棒糖,轻轻贴在战友的名字前。“家发,这个糖是你妹妹一直惦记的,你离家前答应妹妹给她带糖果。今天给你带糖来了。”曹家麟还带来一瓶白酒,洒在英名墙前,“这是你家乡生产的酒,你尝一尝。”

这穿越时空的致敬,是战友深情,也是对英雄的告慰。曹家麟还提到,李家发生前所在连队至今仍保留着他的床位,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连队点名时,第一个呼点的就是“李家发”,官兵齐声答“到!”一个床位、一声答到,承载官兵对英雄精神的永恒守望。正如曹家麟所说:“他们用生命守护今天,我们用铭记延续永恒。”

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上,《思念曲》再次奏响。松柏无声,草木含悲。英名墙下摆满了黄色、白色的菊花。参加仪式的人们列队整齐,肃穆站立。礼兵抬起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

当年,近20万名中华儿女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血洒沙场时,心中不知还有多少未了的牵挂……

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牺牲前,曾对战友说,希望将来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在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就心满意足了。许玉忠在带领全班战士向敌人发起冲锋前,对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来世再见吧!”侯永信于1951年4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几十年来,家人只能为他守着一块无字的衣冠冢墓碑。

不久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最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为8位烈士确认了身份。他们是曹允昌、徐思元、陈淑彬、奚根祥、方金耀、章志明、廖天良、尹述勤。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均牺牲在停战协定签订前夕的江原道铁原郡战斗中。2025年9月12日,这8位烈士的亲属代表从上海、山东、安徽、湖北等地来到沈阳,迎接英烈“回家”。

为了这一刻,方汉炳已经等了72年。1953年,父亲方金耀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时,他还在襁褓中。父亲留给他的记忆,唯有家中早已泛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的一行字:“方金耀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

2025年清明前夕,依托退役军人事务部建立的国家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和烈士亲属DNA数据库的精准比对,方汉炳与父亲实现了跨越时空的“重逢”。得知消息后,73岁的方汉炳第一时间踏上前往沈阳的旅程。

英名墙前,方汉炳颤抖的手终于触摸到那个思念多年的名字——方金耀。他终于“见”到22岁就为国捐躯的父亲。泪水模糊了老人的双眼,他哽咽着说出深埋心中70多年的话:“爸爸,我来看您了……”

他缓缓取出精心准备的祭品:一包故乡的黄土和亲手制作的油烙饼。奶奶生前总念叨,父亲最爱吃家乡的油烙饼。这一刻,他替奶奶完成了这个心愿。

秋日金色的阳光洒在英名墙上。那些不朽的姓名,是一段保家卫国历史的印记,也寄托着人们对英雄永恒的思念。他们的姓名与精神,如同巍峨山岳,永远矗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