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团军某旅帮助战士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给战士的成长之路装上“导航”
■刘芳芳 闫 涛
点击图标、打开页面,“量身定制你的军旅之路”几个字映入眼帘。输入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迅速生成详尽分析报告,清晰指出本人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日前,笔者走进第82集团军某旅,操作他们研发的“军士职业发展规划系统”,顿觉眼前一亮。
该旅专业岗位多、保障任务重,战士们经常无暇顾及自身成长规划。警卫分队原副班长、中士李俊雄,军事素质过硬,却因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在去年遗憾脱下了军装。
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上,营连主官反映了此类情况:“培训需求扎堆,缺乏科学统筹”“有的战士平时不了解情况,关键时刻手忙脚乱”……对此,机关人员也颇感为难:军士选晋、延期服役的相关政策规定早已下发,也多次组织宣讲,可还是有不少军士对个人职业规划缺少底数。
“能不能自主研发一个成长规划系统,给战士们当‘导师’?”旅领导的想法得到大家积极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关,“军士职业发展规划系统”投入使用。
“这个系统,就像给战士的成长之路装上了‘导航’。”人力资源科尤干事打开系统边演示边介绍,“通过数据化分析,能清晰勾勒出每个战士的成长轨迹,从起点到目标,适合哪个岗位、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都一目了然。”
勤务分队中士王曙光是该系统的受益者之一。在通信营工作期间,他因工作繁忙很少思考自身职业发展。每次翻看相关规定,各类条款和限制条件都让他直挠头。“军士职业发展规划系统”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和专业潜力,推荐了更适合的岗位发展方向,提示他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并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和模拟考试。自此,王曙光白天在岗位忙碌,晚上和周末学习补差。如今,他已顺利转岗,在新的工作岗位干得有声有色。
在“军士职业发展规划系统”的帮助下,该旅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更加科学合理。某营教导员通过该系统分析发现,司机、底盘修理工等岗位人员竞争激烈,无人机维修、雷达修理等小特新专业留队率却较低。了解到这一情况,该旅立即针对性地为战士补齐发展经历。中士黄泽鑫作为连队无人机维修的储备人才,得到了进厂跟训、送学培训等全方位培养机会,正为明年晋升二级上士全力冲刺。
该旅人力资源科科长对此感触颇深:“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引,明确成长路径、搭建成长阶梯,方能充分激发人才潜能,让官兵各展所长。”
如今,通过科技赋能,该旅越来越多战士明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级上士赵丹从事修理工作12年,是该旅修理专业的“顶梁柱”。可在去年军士选晋时,因缺少相关证书,他只能选择延期服役。今年,在“军士职业发展规划系统”的提示下,他先后两次参加专业培训,当下正信心满满地备战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