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至真至纯的入党誓词
■孙阳
“牺牲个人,言首泌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是1931年,井冈山老区贫苦农民贺页朵写下的入党誓词。笔迹虽然笨拙、文字尽管有错,却是一名普通党员初心最纯粹、最滚烫的见证。
贺页朵家境贫寒,十几岁时就依靠帮人榨油打短工为生。当时,党领导土地革命,农民分得土地、翻身解放的现实,让他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为工农谋利益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这样的革命洗礼中,他的心紧紧地跟党贴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跟随党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井冈山区群峰连绵,地形复杂,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极为不便。贺页朵便把自家的榨油坊作为红军的秘密联络点,收集和传递情报、运送伤病员、转运食盐,他还参加过攻打永新和吉安的战斗。由于表现出色,1931年1月,永新县党组织批准了贺页朵的入党申请。
入党那天,江西的冬夜彻骨生寒。小小的油坊,却如春天般温暖,桐油灯的橘色灯光填满整个房间。贺页朵激动地拿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布,认认真真地在上面写下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CCP”,然后在红布的正中央写下上面那段入党誓词。由于贺页朵识字不多,24个字写错了6个,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宣誓时的神圣感,这份誓词依然熠熠生辉。
誓言的真伪,从不系于笔墨的工拙,而在于灵魂深处最响亮的回答。24个字,贺页朵写在布上、刻在心里,6个错字非但不是瑕疵,反而是真情实感的“防伪印记”。1956年,谢觉哉在博物馆看到这份入党誓词后,给予高度评价,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的文章。文中写道:“这是一位农民同志的入党宣誓书,不用说,这位贺同志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历过严峻的考验的……贺同志在写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时,不是照着底稿写的,而是记述了这几句话。他虽然写了一些别字,这些别字并不减少它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意义,倒使人感到它忠实、可爱、可贵。”
细细感悟这份入党誓词,形式简朴,信仰至纯。入党后的第3年,贺页朵在一次伏击战中负了重伤,无法跟随红军一起长征,便留在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又身陷敌人白色恐怖之下,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当时贺页朵面临着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入党誓词一旦被敌人查获,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他把誓词用油纸层层包裹,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经常把誓词取下来,一遍遍小声诵读,仿佛党就在身边。1970年,贺页朵临终前,还叮嘱子女要牢记“入党誓词”上的话。
入党誓词,是党员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员献身党的事业的铮铮誓言。入党誓词见证了我们党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也蕴含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主席便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宣誓厅,面对党旗,习主席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让现场所有人深受感染。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
重温,是为了不忘初心;对照,是为了砥砺前行。今天,我们不妨再看看贺页朵写下的入党誓词,多学学他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如何锤炼党性,常悟悟肩上的使命担当,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