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哨站好就是好样的
■武警福建总队三明支队某中队干部 张 林
一天夜里,我照例前往各班查铺。走进某班宿舍,只见上等兵小陈借着微光,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见我过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想收起来。我拿过来一看,巴掌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哨位周边地形地物图,每个方向的观察要点、不同情况的处置流程,都用工整的字迹标注得一清二楚。
看着笔记本封面“执勤宝典”几个字,我好奇地问:“记这些做什么?”
“我知道自己嘴笨,不善于交流,就把所有心思都扑在了执勤站哨上。”小陈拽着衣角轻声说,那个笔记本是他的“宝贝”,他把站哨的情况记下来反复练习,是为了让自己在关键时刻能用最简练准确的语言传达情况。
听了他的话,我对眼前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战士有了全新的认识,不禁想起此前一次火情处置。
那是一个深夜,小陈在哨位上敏锐地发现并上报了警戒区域外一处不起眼的火情,为中队及时处置赢得了主动。那时我还有些惊讶,没想到一个平日看似木讷的兵,在哨位上竟如此警觉。要知道,半年前小陈还是中队干部骨干眼中那个需要多操心的“闷葫芦”:训练成绩勉强达标,集体活动总往后躲,谈心时问三句答一句……
看着眼前这个笔记本,我心中的问号一一被拉直。随后几天时间,我经常主动找小陈谈心。几番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个平日里安静寡言的战士,一谈起哨位执勤,就像是变了一个人——说话间有了神采,语气也充满了坚定。
“我就是想把哨站好。”小陈朴实的话语,让我心里既感动又有些自责。感动的是,小陈默默干好工作,很踏实不抱怨;自责的是,自己没有及时走进小陈的内心,倾听他的心声,看到他的努力。
中队支委会上,我将小陈的“执勤宝典”和他专注任务的追求作为典型案例提了出来,大家很受触动。
“我们过去在评功评奖、树立典型时,是否过于注重全面开花,而忽略了像小陈这样,在平凡战位上默默耕耘的‘老黄牛’?我们是否应该让这种对岗位的极致专注,也得到应有的认可?”见官兵开始反思,我告诉大家,“中队的责任使命,就是确保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能站好一班‘明白哨’‘放心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彩,这对于中队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在赛场上摘金夺银。”
随后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并研究推出了几条激励措施:设立“执勤标兵”专项表彰,让哨位表现受认可;开展“我的战位请放心”故事会,让“小陈们”走上讲台分享“执勤秘诀”。更重要的是,支部成员决心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深入机房、哨位、厨房,去发现和倾听那些“平凡的大多数”的闪光点。
如今,小陈已是中队的“执勤标兵”,还成了训练场上的“小教员”。看着他脸上洋溢的自信,听到他越来越融洽地与战友交流,我由衷感到高兴。中队也逐渐树立起这样一种导向:无论在哪个岗位,只要把工作当事业干,认真踏实、追求极致,就一定能被看见、被肯定。
(解放军报记者胡云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