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兵同样能出彩
■火箭军某营某连炊事班列兵 雷 琛
“号手就位!”随着我一声令下,驾驶班战友迅速奔赴各自战位。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这让我血脉偾张的一幕,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一名炊事员,3个月前,根据指导员的安排,分别到警卫班和驾驶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换岗锻炼。
为什么一名炊事员要进行换岗锻炼?这事说来话长。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配到炊事班,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岗位,一度觉得自己的军旅生涯,从站上灶台那一刻就望到头了:“这么一个‘非战斗岗位’,没有多大价值。”
人一旦有了消极想法,行动上难免出现懈怠:内务卫生不时被批评,切菜备料总是达不到要求,烹饪技术没有多少长进……我一下子成了连队的“重点人”。
8月底,警卫班因老兵即将退伍出现人手不足,指导员让我暂时补充到警卫班:“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
警卫班以训练严格著称,尽管如此,我还是有点“乐不思蜀”。一次夜间下哨回营,我发现屋里放着一壶炊事班准备的热姜汤。秋夜渐冷,一碗热姜汤下肚,一股暖流直达心底,我第一次意识到:炊事班的工作挺有意义。
结束在警卫班的换岗锻炼,我来到了驾驶班。一天,全营组织开展实战化运输训练。由于警卫班人手依旧紧张,而我刚参加过相关专业训练,连队便将我补充其中,参与跨昼夜警戒任务。
任务顺利完成,紧张感逝去,饥饿感频频袭来。回到营区,没想到迎接我们的,是炊事班战友准备的可口饭菜。饱餐过后,那种身心的踏实和满足,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形容。
原来,炊事班的工作如此重要。让战友们每天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一样有价值。不同的岗位,只是分工不同,都是战斗力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
换岗结束,我回到了炊事班。面对同样的灶台,我的心境变了,行动上也作出改变——主动找班长请教烹饪技巧,翻看营养学专业书,开饭后默默观察哪道菜受欢迎、哪种主食剩得多,和班里战友沟通如何调整改进……
“听说这道菜是你摸索出来的,真是既好吃又营养,下午训练更有劲儿了”“小雷,最近干得不错,越来越像一名大厨了”……听着战友的评价,我心里满是成就感。
三尺灶台亦是战位。以前,我总想去最受瞩目的岗位,但现在明白了:站稳脚下位置、干好本职工作,同样可以闪闪发光。我还是会怀念换岗锻炼的日子,但心中的目标无比坚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炊事兵。
(李昌、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李映虹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