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丨出征天路,勇士一去不回头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三成责任编辑:李丹妮
2018-05-13 21:10

血洒高原

车队前行百余公里,在一处煤场装煤。没想到,装载机突然出现故障——不能前推装载,只能升降卸载。

“不能再等了!山上的战友急需这批物资。”杨超当即决定,用人力将煤块运到装载机斗里,抓紧一切时间完成装载任务。

当时,杨超、张翰的车上装着其它物资,可俩人谁也闲不住,一直在帮助其他战友搬运煤块。杨超身单力薄,搬起煤块却不甘落后;张翰是个“大块头”,专挑最重的煤块搬。

2个小时后,大家协力完成了七八台车的物资装载任务,抬起头互相打量,发现个个都变成了“黑人”。

战友们开玩笑说:“还是张翰最黑,吐出来的口水都是黑的。”

作为带队干部,这一幕,杨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当晚,车队抵达宿营地,他拉着张翰到附近商店买来矿泉水和方便面,给大家送到宿舍里。

1月25日一大早,车队再次启程。

这条路线,张翰并不陌生。平时执行任务较多的他,每年要往返许多趟。然而几天前,这里刚降下一场暴风雪,此时崎岖难行的路面遍布积雪和暗冰。

一路上,车队艰难前行,成功规避了多次险情。

意外来得如此突然!在一个下坡急转弯处,张翰驾驶的汽车在刹车时突然打滑,一眨眼工夫,翻下了山崖……

“救人!”战友们哭喊着冲下山崖。当他们找到杨超、张翰时,两个年轻的生命已经停止了呼吸……牺牲时,杨超33岁,张翰25岁。

“用行动告慰战友英灵!”两位战友的牺牲,让官兵们悲痛万分。大家含泪告别,鸣响汽笛,一路进发,按时把物资送达一线驻训部队。

战友情深

如同高原上绽放的格桑花一样,杨超和张翰没有离去。在战友们心中,他俩的身影如同格桑花一样鲜活。

驾驶员胡秋良回忆说,一次任务中,他和杨超冒雨运送被装物资。车队行至一处被称为“二十五道拐”的路段,一辆汽车突然陷入泥坑,抛锚了。

杨超二话没说,带头跳下汽车,和战士们一起搬来石头,垫上铁丝网。“汽车重新启动了,他却弄得满身泥浆。”胡秋良说。

驾驶员兰科也有难忘的经历。一次,兰科担任驾驶教练员,汽车突然出现故障,他连续修理了七八个小时,终于赶在连队熄灯前修好。

那天,在车场值班室的桌上,摆着两碗方便面和一张纸条:“班长,保温瓶里的水是刚烧开的,别忘了吃晚饭。”攥着那张署名“张翰”的纸条,兰科的心头涌上一股暖流。

“我永远忘不了,他那张阳光爱笑的脸庞。”兰科记得,那时,张翰是另一台教练车的学兵。

一次,执行训练保障任务,旅战勤参谋杨崇建突然病倒了。营房、运输、油料、给养、战勤……杨超主动承担了所有保障任务。

“我也是后来才得知,杨超因为经常加班,落下了胃病……”杨崇建说。

张翰是个“热心肠”,他经常帮助战友维修汽车、换机油。一次暴雨如注,他让战友暂时避雨,自己留下继续查找故障原因。结果淋雨着凉,他发了一周的烧。

“心里始终装着战友。”回忆起两位烈士的故事,战友们心痛不已。

相约雪域

2014年8月,杨超和爱人卢睿昕参加了旅里举办的集体婚礼。

仪式即将开始,其他7对新人均已到齐,只有杨超不见踪影,卢睿昕只好穿着婚纱四下寻找。

走进炊事班帐篷,她看到杨超正在帮助战士们准备婚宴菜品,整齐的军装礼服上,溅了几处油渍。

当时,卢睿昕委屈地哭出了声。

杨超赶忙走上前,拉着她的手说:“战友们为了咱们的婚礼,已经忙活好几天了,刚才我正好闲着,就过来搭把手。”

卢睿昕说,杨超早已把军营当成了家,在他的内心,每位战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结婚后,杨超和卢睿昕把家安在成都。很快,他们迎来了儿子的出生。虽然不能时常陪伴在妻儿身边,但只要有空闲,杨超便与妻儿视频通话……

1月23日早上,卢睿昕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向他祝贺生日。“老婆,我正忙着,晚上陪你聊!”杨超挂断了电话。

深夜,卢睿昕收到一条短信:“即将上山运送物资,把单位的事处理完再通话,勿念。”

卢睿昕没想到,这短信竟成了夫妻俩最后的告别。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相信,杨超已经走了。”她流着眼泪说,自己总是在想,丈夫只是在执行重要任务,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家。

对于未婚妻张翔来说,张翰欠她一句“再见”。

张翰和张翔自小一起在四川绵阳长大,参军入伍前,他俩订下“青梅之约”。

部队驻地远在高原,为了让张翰安心戍边,张翔说:“你安心报效祖国,家里的老人我来照顾。”

这些年,张翔兑现了承诺,张翰的父母也早已将她当作儿媳。今年,张翰刚满25周岁,他们原本约定好,年底在家乡举办婚礼。

听闻张翰牺牲的噩耗,张翔赶到高原。那天,她伏在张翰的床铺上哭了许久许久。

一个月后,连队官兵们收到了一封信,那是张翔写给张翰的“心里话”:“相约雪域,我去看了你驻守的高原,见到了坚守高原的兵,就像看到了你一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