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创新驱动体系
实战化训练,是军事训练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军事训练领域的重大变革。加强实战化训练,应坚持改革创新,运用最新技术、理论和制度成果,构建新型训练体系。
把创新信息技术手段作为物质基础。信息化是当前条件下最大的实战化。应统筹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突出数据链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接口,实现诸军兵种互通兼容,突破联战联训的“瓶颈”;抓好新技术体制下的一体化指挥平台、作战数据库、国防动员信息潜力系统等软件建设,不断提升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共享的速度和效率。
把建立基于任务的训练内容体系作为重中之重。根据部队担负的任务,设置训练课题,分解训练课目,分样式、分行动、分阶段进行使命课题训练;着眼增强官兵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的能力,突出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加强侦察预警、组网护网、信息流转、信息处理与管控等内容训练;重视和加强远程机动、战斗警戒、战场管理、构工伪装等战场勤务训练,把打仗的支撑能力搞坚强。
把基于信息系统的集成训练作为基本形式。区分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远程投送、综合保障等要素,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进行多级单要素和多级多要素的训练;突出按作战编成、作战进程训练,把作战和保障力量编组为兵力突击、火力打击、信息攻防等单元,进行单个模块自主训、多模块协同训;从战略、战役、战术不同层面开展诸军兵种联合训练,切实打破体制“壁垒”,让联合训练成为加速作战能力生成的“主渠道”与“倍增器”。
立科学标准规范
训到什么程度,怎么检验训练质量,是搞好实战化训练需要回答的课题。应按照全面覆盖、指标合理、重在强能的原则,构建从单兵到联合的实战化训练标准体系。
让实战标准硬起来。将战斗力标准在军事训练各层面、各环节树起来,贯穿到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全领域、全过程,使打仗基因融入官兵血脉;将战备要求体现在平常办公生活中,多建训练设施场地,大力宣扬红色文化、英模事迹、优良传统和党史军史,让军营到处散发出忠诚使命、准备出征的战斗气息;建立训练问责制,对脱离实战、违背实战进行训练的现象,要及时纠正,问题严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让训练标准实起来。训练标准是衡量训练效果的尺子。要以实战为参照系,以能力为坐标系,分门别类建立实战化训练的标准体系。单兵应以形成基本战斗技能和专业保障技能为核心,建立训练标准和素质认证标准;分队军官应以战法运用、指挥控制能力为重点,建立训练标准体系;首长机关突出运筹谋划、组织指挥、信息系统运用、战场协调控制能力,主要建立战术作业、要素演练、指挥所演习等训练标准体系;部队训练围绕远程机动、侦察监视、联合火力打击、指挥控制、综合保障能力,着重建立部队演习、联训联演的考评标准和运行机制。
让对抗训练真起来。对抗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也是提升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真刀真枪地对抗起来,打出火药味,才能练就克敌制胜的真本领。要制定好对抗规则,完善对抗手段和裁决系统,强化量化分析,保证对抗的公平性与真实性;把对抗训练贯穿到部队训练的各个环节,突出指挥谋略、信息攻防和实兵行动对抗,采取单兵专业技能抗、分队战术实体抗、指挥训练网上抗、体系训练全程抗等形式,不断提升对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