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脖子以下”的改革如何科学定编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薛亚 谭小龙 顾木科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12 00:12

力求扬长避短

军队力量编成应注重扬长避短。战争是力量体系间的对抗。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的力量编组和配备,形成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对抗中,力量编成应力求有利于发挥己方的长处,同时又能有效地抑制对方效能的发挥。比如,现代战争是以信息为主导的体系对抗。只有将各级各类作战要素有机整合、系统配套,才能实现整体作战效能跃升。依照体系配套的要求,体现在军队力量编成上,应从战略高度上优先重视全军性预警侦察、指挥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各军兵种作战力量有“信息系统”可依,形成体系、突出自身兵力、兵器方面的优势,力避将自己的短板暴露给对方,最终使军队力量编成在基本作战单位层次上达到战术技术配套,在战役军团层次上达到战役配套,在全军战略层次上实现战略配套,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优化组合。

同时,力量编成要重视经验积累。经验积累,就是注重对国内外军队力量编成调整改革中有益做法进行科学总结和选择性继承。在军队组编发展史上,各主要国家都普遍存在历史继承和相互参仿的现象。比如,我军长期实行的“三三制”编成原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内革命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实践、借鉴苏军经验逐步形成的。另一方面,对于世界各国军队而言,军队力量编成本身,也必然存在反映普遍现象的一般规律。如美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干涉利比亚战争等,积累了丰富的现代作战经验教训,从而持续推动了美军力量编成的调整改革。目前,美俄军队已经形成了信息系统支撑下的体系作战能力,突出诸军兵种联合一体、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协调一致。平时军兵种部队按“积木”的形式编成,组织联合训练、联合保障,战时可根据作战需要打破军种界限灵活编组,形成功能性的作战力量集团。外军经验教训虽然是间接的,但仍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值得各国军队结合本国军队具体情况学习借鉴。

(薛亚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部研究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