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军校,携笔从戎志气昂;铸剑烘炉,百炼成钢赴疆场。去年七月,一群准军官带着从军报国的远大志向,从合训院校来到了洪都南昌,在这里加钢淬火。最后一年的军校生活,他们加班加点,努力学习。如今,临近毕业,考验他们的时刻即将到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几个月的学习时光里,他们都有哪些成长?
“群龙不能无首”,在战场上,通信不畅,怎么打仗?学会快速组网,迅速处置情况,让你能够在战场上临机应变,时刻将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方寸之间,显山显水,战场缩影跃然眼前。每处地形,都影响着指挥员对战场环境的判断。学会沙盘堆制,让你也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新时代的“四会”指战员,“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科目教学法作为基层教练员的基本功,也是这帮官之初的学员们必修的一课。

环境错综复杂,未来战场如何实现穿梭自如,超越障碍的技能必不可少!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身为未来的带兵人,武装五公里,带你练好“一身武艺”。
携手并进,荣辱与共。集体武装五公里,锻炼体能的同时,也教会了大家“集体”的含义。五湖四海来相聚,自应做兄弟,一起拼,一起赢!
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战斗三公里,不仅是体能的挑战,也是生存技能的考核。

没有强有力的肩膀,如何将家国重任扛在肩上?扛圆木训练,锻炼负重能力的同时,更教人明白了“责任”的重量。

“当兵就要当尖兵”,军事大比武,大家“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努力把荣誉带回家!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在改革强军旗帜高举的今天,我们未来的基层指挥员更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响应主席号召,能够“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习主席的好战士,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