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洁绘

话题背景
近来,四川康定、云南景谷接连发生地震。现实又一次提醒我们:地震灾害随时可能降临,防震减灾任重道远。由于预测地震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提高防震意识、做好应急准备应成为我们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我们应该做哪些日常防灾准备?地震来了如何应对?一旦遇险怎样自救与互救?本期特邀请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防护与反恐救援专家为您讲解防震避险知识和应急救援基本技能,敬请关注。
未雨绸缪
做好抗震准备
储备必要物品。地震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很可能在最初的72小时之内得不到任何救助,所以平时做一些适当的应急储备很有必要。重要的物品包括:水,每人每天至少需储备3.8升水,并按此标准一次备够72小时之用;食品,最好选择无盐饼干、全麦麦片、富含流质的罐装食品、听装果汁等食用方便、易储存且不易让人感到口渴的食品;用于御寒的衣被;应急灯和备用电池;工具,比如用来关闭水、电、气阀门的管钳和扳手,用来呼救的哨子等。此外,还应准备便携式收音机、急救药箱、灭火器、卫生用品、现金、重要文件备份等。
排查灾害隐患。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在居住地和办公场所巡视,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并设法排除。比如,书架、橱柜、定制组合柜等又高又重的家具,在地震中可能会倒塌;热水器可能从管道上脱离并碎裂;容易发生位移的物品可能扯坏、压坏煤气管道或电线;悬挂在高处的盆栽植物、挂在床上方较重的相框有可能脱钩坠落;柜子剧烈晃动时插销可能会松动打开;开放式储物架上的物品可能会坠落摔碎;油漆、清洁剂等易燃液体放在室内可能爆燃等等。我们在布置居室和办公场所时一定不要只图方便和美观,保证安全更重要。
进行抗震演练。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10余秒的时间,当发现房屋开始摇晃时,第一时间就能确知去哪儿躲避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坚固的家具下面或旁边、有支撑的拱廊下、紧贴内部承重墙的地方都是较为安全的地点,而窗户、悬挂物件、镜子以及较高的未固定家具边则很危险。抗震演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并巩固这些知识,对儿童尤其重要。地震发生时,还应尽可能关闭家中的水电设施,平时就要教会家庭成员如何关闭燃气阀门、电闸以及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