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政策法规 >>正文

青海:藏区农牧民不出远门看好病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大千责任编辑:张曦晛2015-03-19 17:18

新华社西宁3月19日电(记者王大千)高原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尕藏加老人因病情复发已经在乡镇中心卫生院输液3天了。“看病费用90%都能报销,最省心的是,我不用坐车去西宁市看病了。”

尕藏加家住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隆务庄村,距离西宁市近200公里。他说,以往村里人一生病就往省城跑。现在家门口的医院宽敞明亮、设施齐全,还新来了技术不错的全科医生,这里成了村民看病的首选。

近年来,青海省许多偏远农牧区的群众和隆务镇的村民们一样感受到了“家门口”看病的便利。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实施,青海针对过去因地处偏远、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等导致的基层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增加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壮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因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我们院看病的实际报销比高达95%,在省城或州医院,实际报销比可能最多只有70%左右。”隆务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东智昂加说,工作5年来,他欣慰地看到来院就诊的病人逐年增多。“近两年乡医院配备了生化机等新设备做肝功、肾功检查,医生参加省里统一培训,为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水平打下了基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乡村三级,其中,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末梢’,对于地广人稀的青海农牧区来说,‘强基层’首先是完善村级卫生室建设,使乡村医生充分发挥在三级服务网络中的‘网底’作用。”青海省医改办副处长张守顺说。

海北藏族自治州哈尔盖乡贡公麻村卫生室的村医昂青对此深有体会。“我从80年代中期接父亲的班当村医,20年来一直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这‘老三样’给村民看病,但现在不一样了,村卫生室不仅设立了专门的问诊室、输液室和药房,还配齐了检查床、输液架和高压消毒锅等常规诊疗设备。去年新配的电脑可以建立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以后看病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得到省城专家的实时指导。”

近年来,按照“不断完善、填平补齐”的原则,青海改造新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上千个,乡、村卫生机构总数达到5839个。

张守顺表示,目前青海省的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模式正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新常态,去年基层诊疗量已经占到总诊疗量的50%左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