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注意啦!野外驻训谨防晕厥“偷袭”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赵建强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06-04 08:39
 

制图:邓方宇

低血糖型晕厥:多因饥饿或不规律饮食引起。初发症状为心悸、全身发热(事实上无发烧及体温升高症状)、出汗。此时,应尽快平卧休息,如能及时补充葡萄糖、果糖、蔗糖或进食,一般不必送医院。但对于有糖尿病史的低血糖症晕厥官兵,即使是初次发病也应及时送医院查明病因,由专业医师给予治疗指导意见。

疼痛型晕厥:在训练中产生的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疼痛都可能引发晕厥。对此,有效办法是终止致痛因素,也就是止痛治疗可预防晕厥。通常,意志坚强者发病几率小,而意志薄弱者发病几率则高一些,因此,加强官兵意志锻炼可减少疼痛型晕厥发作。

血容量不足型晕厥: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训练以及高温环境等可导致官兵大量出汗,如果长时间未饮水,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型晕厥。预防办法为及时补充水分。补水应尽量饮用含矿物质的水,例如淡盐水等。切忌大量饮用纯净水,以免导致脑水肿死亡。

疲劳(过劳)型晕厥:长时间体力或脑力劳动未能及时获得休息,也可导致晕厥甚至是猝死。对此,惟有确保适当睡眠和休息才能有效预防发作。

高原缺氧型晕厥:官兵赴高海拔地域驻训时,未经适应性调整、训练突然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地域,并进行较剧烈活动很容易因缺氧而导致晕厥。对此,要提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前服用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药物,以减少晕厥发作几率。官兵一旦发生高原晕厥,应立即给予吸氧,并就地进行医疗处置,必要时快速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环境因素型晕厥:天气闷热、通风不良、缺氧可诱发心律失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晕厥。对此,无基础性疾病的中青年官兵,只要迅速离开此类环境,即可避免晕厥并快速恢复,但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官兵,出现晕厥前征兆或已晕厥的,必须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心源性晕厥:感冒后心肌缺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突发心肌梗塞等导致严重阵发性心律失常时会发生晕厥。这类晕厥必须尽快送医院处理。

肺源性晕厥:呕吐误吸导致窒息或久坐、深静脉炎等导致肺栓塞也可发生晕厥。晕厥发生后,应尽快清理呼吸道异物并及时送医院处置。

脑源性晕厥:短暂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晕厥。这类晕厥苏醒后多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必须尽快采取平卧位送医院处理。

药源性晕厥:服用过量降压药可导致低血压而引发晕厥。应及时保持平卧位并送医院处理。

精神性晕厥:受到惊吓等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心理紧张也可导致晕厥。避免惊吓或强烈精神刺激,定期开展适应性训练和心理教育等可减少和预防此类晕厥发生。

咳嗽性晕厥:毒气、化学物质、过敏、感染等因素刺激呼吸道引发强烈的呼吸道刺激可导致长时间剧烈咳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导致晕厥。避免和预防刺激,及时治疗呼吸道过敏、感染可预防和减少晕厥发作。

排尿性晕厥:多因长时间憋尿后站立位排尿引发,可发生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结束后数分钟内。只要未发生外伤,不需处理。排尿过程中一旦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时,应立即弯腰、憋气、下蹲,可防止晕厥。平时应避免憋尿或控制排尿速度可有效预防或减少眩晕发作。

颈动脉窦性晕厥:有时开玩笑或训练时短时间压迫或触碰颈动脉窦及以上部位颈动脉时可导致晕厥。避免触碰或按压颈动脉窦及以上部位颈动脉,尤其是避免双侧触碰或按压可预防发作。晕厥发生后快速苏醒且无其他不适时,可不送医处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