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晓文:你真的会晒后修复吗?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09-11 10:01

阳光明媚,让人心情愉快,但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也会给大多数人带来困扰。怎样不晒伤、晒黑是夏天关注度最高的话题,然而阳光直射的紫外线问题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们请来了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的主任医师庞晓文,为我们讲解有关防晒的常识和晒后修复的小妙招。

庞晓文主任叮嘱就诊患者治疗及生活注意事项。赵建强

庞晓文介绍说,与紫外线密切相关的皮肤疾病有日晒伤和光敏性皮炎。

日晒伤

日晒伤又叫晒伤,是指热能、阳光、光能造成的皮肤损害。当光能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晒斑或者晒伤。日晒伤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和修复期。急性期的临床表现是阳光晒到的部位出现红斑、水肿,甚至水泡。修复期的临床表现有被晒部位变干、脱皮、修复三个过程。日晒伤的特点是只要光能达到一定强度,所有人都会出现日晒伤。

光过敏性皮肤病

光敏性皮肤病简称光敏性皮炎,是指对紫外线过度敏感的患者,不仅对光晒的部位出现反映,非暴露部位也会出现炎症的反应。光敏性皮炎的特点是只出现在极少数对紫外线过敏的患者身上。光敏感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需要日光直接的照射,通过从地面、建筑物反射过来的微弱紫外线也足够引起过敏性皮炎。

晒前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不论是晒伤还是光敏性皮炎,预防基本方法都是避免日光照射。日晒伤的预防措施:不要暴晒,避免过度光照。

光敏性皮炎的患者接触到非常微弱的紫外线也会引起皮肤的反映,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遮挡是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如戴面纱、穿长袖、戴手套等物理遮挡方式。

防晒剂的spf值越高越好吗?

防晒剂是一种非常有效遮挡、防晒的方法,若使用得当,效果非常好。但它也会有一些禁忌。防晒剂分为物理性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

物理性防晒剂的防晒指数低,防晒能力弱,spf指数一般情况下小于15,对于较强的紫外线没有很好的防晒效果。

化学性防晒剂的防晒指数高,防晒效果比较好,spf指数大于等于30,甚至可以达到40。但是化学性防晒剂易出现皮肤的刺激或者过敏的反映。当这个患者本身是一个高敏状态时,使用化学性防晒剂或者是混合型防晒剂有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皮肤会受到刺激,出现潮红、瘙痒等情况。因此对于敏感体质的患者,最安全的是物理遮挡方法,薄薄的一层布可以遮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紫外线。

怎样“抢救”晒后受损的皮肤?

日晒伤分为急性期日晒伤和修复期日晒伤两个阶段。急性期的日晒伤,会出现水肿、水泡甚至红肿,会有烧灼感。首先不能遇热,采用凉湿敷的方法缓解皮肤损害。正确的湿敷方法是用毛巾或6到8层厚的纱布,沾上3%硼酸溶液或者冷水敷在皮损的部位。一天湿敷两到三次,每次湿敷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湿敷后可用弱效或中效的含糖皮质激素的霜剂轻轻的涂抹。进入修复期时,水肿基本消失,暗红色的皮损部位开始脱皮,局部皮肤表面较干,因此,滋润保护是必要的。

光敏性皮炎也会出现急性的炎症反应和慢性的炎症反应。与日晒伤不同的是,会有潜伏期,起势不会很凶猛,它会缓缓地出现问题。对于光敏性皮炎,治疗方法仍然是抗过敏治疗,如果水肿不是很厉害,可以使用一些含激素的霜剂,它会非常有效迅速的控制症状。根据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药,面部尽量不使用含激素的药物,躯干四肢可以使用中效或弱效的激素类药物。等到皮损消退,需要停止使用霜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