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医院专家提醒:补充铁剂有讲究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汤晴责任编辑:胡骏
2015-12-01 08:11

作者简介:汤晴,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学部。

体内铁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婴幼儿、育龄妇女和各种慢性失血患者发病率较高。

我国居民膳食铁的适宜摄入量(AI)为成年男子15mg/d,成年女子20 mg/d。特殊人群可酌情增加,如青少年、孕妇和乳母等容易出现铁不足的患者;胃切除术后、腹泻、慢性肠炎等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铁吸收障碍的患者;慢性胃肠道出血、痔疮、月经过多等各种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的患者。

铁缺乏的营养治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服用铁制剂、改善饮食、强化主食原料和调味品中的铁。

首先,首选口服铁剂,但要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一般服用3个月后血红蛋白可以升高或恢复正常,但应再继续服用4~6个月,待铁蛋白恢复正常后再停药。口服不能耐受或吸收障碍者,可选择铁剂肌内注射。

其次,坚持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畜肉、禽肉和动物内脏等含血红素铁丰富,铁吸收率高,如动物肉、肝为22%,鱼为11%;大部分蔬菜、谷类、豆类中的铁主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如大米为1%,玉米和黑豆为3%,菠菜为2%左右。因此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黑木耳、紫菜、黑芝麻等非动物性食物含铁也很丰富,可增加摄入。

然后,多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蔬菜中的铁虽然吸收率相对低,但由于富含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也应适当补充。水果中除维生素C外,枸橼酸、果糖等也有助于铁的吸收,可随餐饮用鲜榨果汁或者进食新鲜水果促进铁的吸收。

最后,减少摄入对铁吸收有影响的因素。食物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钙、锌等会影响铁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咖啡和可可中的多酚类物质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富含铁的食物同食,建议在餐后1~2小时后再饮茶或者将蔬菜先在水里焯一下去掉草酸等物质再烹饪;富含钙的牛奶及其他乳制品可作为餐间点心食用,而不随餐食用;也可以将富含抑制铁吸收的营养素的食物放在含铁量最低的一餐中食用,如食用含铁量低的谷类早餐时饮用茶或乳制品。

在注重铁剂补充的同时仍要警惕过量造成的中毒现象。急性中毒常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且死亡率很高。慢性铁中毒可发生于消化道吸收的铁过多和肠道外输入过多的铁。肝脏是铁过载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过量铁可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瘤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