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霾覆之下,我们如何“突围”?
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医师 侯晓平
近年来,“雾霾”一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已经多次覆盖了北方大部分地区,雾霾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常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分(湿度)太大产生的。这样的雾,白茫茫一片,飘渺,湿润,太阳一出便四散了,因为空气干燥了。而霾,是微小的颗粒物、也就是很小的尘埃组成的。霾漂浮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阳光透不过,天空和四周灰蒙蒙的。霾污染着空气,危害着环境和生灵。雾的天,使霾更加不容易散去。雾与霾,纠缠在一起,便形成了雾霾天。
霾是细小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两种,PM10,颗粒直径10微米,可以被吸入呼吸道,称之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颗粒直径2.5微米或小于2.5微米,可以被吸入肺泡,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本身,是各种酸、碱、盐、碳氢化合物等,还可以沾染病毒、细菌。PM2.5,由于它细小,可以进入肺组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因此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吸入霾,最直接的就是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雾霾颗粒吸入后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症反应。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或者呼吸道对外界刺激敏感的人,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雾霾天气很容易发病;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易加重病情引起急性发作;一些抵抗力低的人,吸入雾霾后容易感染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健康人,雾霾的吸入也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和疾病。
流行病学的调查已经证实,雾霾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甚至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雾霾不仅影响肺功能,还可以影响红细胞的带氧能力,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雾霾会加重组织缺氧,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增加死亡率。雾霾天气,阳光黯淡,室外活动减少,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分泌,还会使人感到心理压抑,精神倦怠,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部队官兵担负着执勤、训练、战备等各项任务,雾霾天气时,工作仍要继续,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做好防护,减少雾霾损伤。下面一些措施,有助于官兵在霾覆之下减少损害,积极保存有生力量,减少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