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
AD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突发剧烈的疼痛。约90%患者以突发前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引起。疼痛可放射到肩背部、尤其可沿肩胛间区向胸、腹部以及下肢等处放射。疼痛部位与病变位置有关。值得引起临床注意的是,发生夹层动脉瘤而无疼痛的病例,例如Marfan综合征、激素治疗者以及其他极少数病例。
95%以上患者合并高血压。两上肢或上下肢血压相差较大。如果出现心脏压塞、血胸或冠状动脉供血受阻引起心肌梗死,则可能出现低血压。严重的休克仅见于夹层瘤破入胸膜腔大量内出血时。
约半数Ⅰ型及Ⅱ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夹层血肿涉及主动脉瓣环或影响心瓣-叶的支撑时发生,故可突然在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脉压增宽,急性主动脉瓣返流可以引起心力衰竭。脉搏改变,一般见于颈、肱或股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其起源。胸锁关节处出现搏动或在胸骨上窝可触到搏动性肿块。可有心包摩擦音,夹层破裂入心包腔可引起心包堵塞。胸腔积液,夹层破裂入胸膜腔内引起。
主动脉夹层延伸至主动脉分支颈动脉或肋间动脉,可造成脑或脊髓缺血,引起偏瘫、昏迷、神志模糊、截瘫、肢体麻木、反射异常、视力与大小便障碍。主动脉夹层压迫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黑粪等症状;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引起霍纳综合征;压迫喉返神经致声嘶;压迫上腔静脉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累及肾动脉可有血尿、尿闭及肾缺血后血压增高。
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危害是死亡。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以往的文献报告,1周内的死亡率高达50%,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60-70%之间。
3、主动脉夹层辅助检查
(1) X线胸部平片与心电图
普通胸片就可以提供诊断的线索,对于急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发现胸片中上纵膈影增宽,或主动脉影增宽,一定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除在很少数急性心包积血时可有急性心包炎改变,或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外,一般无特异性ST-T改变,故急性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常作为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的重要手段。
(2) 超声心动图
可识别真、假腔或查获主动脉的内膜裂口下垂物,其优点是可在床旁检查,敏感性为59%~85%,特异性为63%~96%。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更具优势,敏感性可达98%~99%,特异性为94%~97%,但对局限于升主动脉远端和主动脉弓部的病变因受主气道内空气的影响,超声探测可能漏诊。
(3) CT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CT可显示主动脉扩张、钙化而向管腔中央移位的内膜或动脉内膜撕裂所致的内膜瓣(呈极薄的低密度线影)、假腔内新鲜血栓形成所致的密度增高影等。对降主动脉夹层准确性高,而对主动脉升、弓段扭曲可致假阳性或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