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落户第309医院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马依
2016-05-20 10:58

近日,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解放军第309医院授牌仪式暨心肺复苏理论与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召开。

据了解,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家二级学会,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授予相应医疗机构“心肺复苏学医教研基地与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旨在搭建心肺复苏学医教研用平台,汇聚心肺复苏领域同仁之力,实现“立言”(创立中国心肺复苏系列专家共识指南)、“立基”(建立中国心肺复苏系列转化应用基地)、“立众”(确立中国心肺复苏系列民众公益普及)之“三立”工程,共同推动我国心肺复苏学科的全面发展与转化。

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解放军第309医院授牌仪式暨心肺复苏理论与技术研讨会现场图

据了解,此次解放军第309医院成为中国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在推动我国心肺复苏学科的全面发展与转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军第309医院院长李维国表示,以此为契机,依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其他基地强劲的医疗技术和雄厚的学术资源,解放军第309医院将积极开展大型项目的科研合作和技术协作,参与各种高水平课题的合作研究,加快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等专科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

怎样针对不同个体在不同境遇下所出现的心脏呼吸骤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个体化CPR程序、方法及终止时限,以提高CPR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摆在急救医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以《论心脏呼吸骤停精准心肺复苏模式》为题,阐述了精准化心肺复苏的抢救程序(救助对象的状况、救助人员的能力、救助环境的设施);精准化心肺复苏的抢救方法(适“时”施法、因“地”施法、对“因”施法)与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限(特殊病因、特殊群体、特殊条件)三方面内容,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据悉,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患,及时有效的实施心肺复苏是救治是否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会有80%的患者并发胸肋骨骨折,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按压,不仅按压深度与幅度无法保证,影响复苏效果,还会有胸骨或肋骨残端刺破患者胸膜或肺脏加重其损伤的风险,属胸外按压禁忌症无法继续救治,对此类危重患者的复苏也就面临巨大挑战。京煤集团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何春来教授在学术报告中表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是通过研发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患者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方法。该方法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存在胸肋骨骨折、血气胸以及胸廓畸形等胸外按压禁忌症的患者,可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腹部提压装置有节律地提拉与按压腹部,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引发胸腹腔内压力改变,充分发挥“胸泵”“心泵”和“肺泵”的作用,在避免造成胸肋骨骨折并发症的同时,对心脏骤停患者建立循环与呼吸支持,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之目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规避了传统CPR胸肋骨骨折的禁忌,弥补了传统CPR不能同时兼顾呼吸与循环的不足,实现了个体化、差异化与精准化的心肺复苏技术的实施,在急救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会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静对心肺复苏技术的转化,以“精准”二字为中心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思考问题时以精准为指导,谋划建设时以精准为目标,实施计划时以精准为理念。从精准需求、精准模式、精准服务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未来我国心肺复苏领域转化的方向和方法,强调促进心肺复苏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