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徽81岁的张大爷在第97医院输液过程中突然休克,随即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考虑到老人患有脑梗、各器官衰竭、严重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玉景迅速组织医护人员紧急实施抢救,值班护士迅速为张大爷建立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输液、升压、抽血、化验,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
凌晨3时12分,张大爷再次出现危险,医生护士紧急采取措施,重症监护室又展开紧张救治……经过整整3天与死神的较量,张大爷终于睁开了眼睛,慢慢转危为安。
这样惊心动魄的抢救,对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一次凌晨4时,科里接诊一名84岁的危重患者,患者当时呼吸急促、全身大汗、口唇绀紫,因缺氧已出现意识障碍,病情万分紧急。
病情就是无声的命令,该科医生护士立即投入到抢救中。他们在第一时间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推注抢救药物,给患者吸氧、准备气管插管与呼吸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认真做好抢救记录。
张玉景主任发现,尽管实施了积极抢救,但患者病情依然无明显改善,随时可能出现心搏骤停。在为患者紧急行经口气管插管的同时,医护人员利用喉镜进入患者喉部后,发现他气道内有块状异物。异物取出后,在呼吸机的帮助下,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经强心、利尿、镇静等治疗后心率逐渐变为正常。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终于使患者转危为安。事后,张玉景主任说:“正是我们团队的团结协作才一次次把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他们搭起‘生命之桥’。”
“做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我们累并快乐着,因为我们收获了认同。”护士长程慧玲欣慰地告诉笔者。前不久,该科收治了一名老年痴呆患者,老人住院后不吃不喝、拒绝吃药。科里护士主动去食堂帮老人打饭,陪老人聊天,用爱心打动老人,慢慢地,老人开始主动配合治疗。
打水、倒水,不停地在病房巡视检查,吸痰、检查呼吸机、喂水……该科医护人员用爱和真情书写着生命的感动,用爱心感染着住院的每一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