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讲堂:你是真的失眠了么?

来源:解放军第102医院作者:王之辉责任编辑:柴潇
2016-08-24 10:08

常州市民陈先生长期以来每天吃8片安眠药,但是到医院一测试,结果发现他睡眠时间达6小时,属于睡眠质量较好。8月22日,解放军第102医院有关专家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心理门诊中自以为得了失眠症,实际睡的很香的人占到参与多导睡眠测试人群中的10%,这类人其实是睡眠感缺失症,基本上只要经过心理门诊一周就能缓解,不用再承受安眠药对身体的伤害。

1、每天吃8片安眠药,其实他睡得很香

陈先生今年60岁,他7年前就开始觉得自己有失眠症,断断续续地觉得自己一直睡不好,5年前,感觉明显加重,开始自行服用安眠药,开始只服1片,效果还不错,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睡眠,陈先生不断自行加药,“每次加点药,感觉是多睡了会,但总体还不满意。”到现在,他已经每天服到8片,“自己也明白不能乱加药,但就是控制不住,每天都要吃,矛盾、痛苦,心理无比煎熬。”

8月中旬,陈先生来到第102医院心身医学科睡眠中心就诊,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安眠药,形成典型的药物依赖,陈先生晨起后出现了明显的头晕、乏力、行走不稳等药物副反应。

在了解了患者情况后,睡眠中心杨春副主任首先为患者进行了多导睡眠测试,结果发现该患者总的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而且深度睡眠达3小时,根据年龄特征,这个睡眠质量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当问起昨晚睡得怎样时,陈先生还是说没睡好,甚至没感觉到自己已经入睡。

杨春说,这是常见的睡眠感缺失症状,如果这种症状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而患者再自行增加安眠药的剂量,那么不仅不能缓解不适症状,大量的用药还将威胁到身体的其他机能。随后,杨春对陈先生进行了相应的认知、行为等心理治疗。4天后,陈先生再到医院,刚见到医生就说道,“以前每天吃8片安眠药都睡不好,这几天感觉好多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和安眠药说再见”。

2、心理门诊中经常遇到睡眠感缺失症,最好能做睡眠测试

杨春介绍,心理门诊中,因为自觉有失眠等症状来就诊的患者占到70%。而在这70%自觉有失眠症状的人中,经过多导睡眠测试,其实有10%的人属于陈先生这样的睡眠感缺失症,在门诊中经常遇到。经过认知、行为等心理治疗,症状基本上都能缓解,从而摆脱安眠药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国睡眠障碍高达38.2%,平时很多人自行购买安眠药吃,但‘失眠就要吃安眠药’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论,”杨春说,甚至在门诊咨询中发现,有的患者对自己到处购买安眠药自行加量都故意隐瞒。其实,引起睡眠的病因有多种,失眠与心理、身体不适、环境、药物滥用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才会更安全有效。没找到根源之前,安眠药只能治标,但不能治本。一旦过度依赖,反而使失眠的问题更加严重。

杨春提醒,如果随意服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镇静、困倦、注意力下降、记忆减退、共济失调、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

杨春认为,短暂性失眠 ( 失眠时间小于1周)可以不需要服用安眠药,而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服用药物:一、失眠症状比较明显且已确诊为失眠症;二、伴随精神疾病如痴呆、抑郁和焦虑障碍;三、伴随躯体疾患,如胃食管返流、慢性疼痛、哮喘等;四、物质滥用。

杨春副主任介绍,失眠的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睡眠缺失感、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疲乏等,而最好的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是利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进行睡眠测试,能够更快速准确的帮患者确诊失眠原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