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儒——程天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胡红升责任编辑:马依
2016-12-22 10:19

一个人,干一行,钻一行,说明其爱岗敬业;还做出了成绩,甚至达到国家级,说明其勤勉聪颖;不仅如此,还行行精通,样样高明,说明其通达睿智。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就是这样一个人。

程天民院士近照

“大漠黄沙磨利剑,卫国安邦斩长鲸”

程天民没有留过学,不是洋博士,但从小浸润在江南古镇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中,江南才子的秀气和才气也凝集在他的骨子里。书法、绘画、诗词是他一辈子的爱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原所长顾健人回忆,20世纪50年代初,他参加了当时病理学泰斗梁伯强教授主持的,全国病理学高级师资班,自己是第三届学员,但他从老师那里得知,首届师资班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叫程天民。参加培训那一年,程天民才24岁,是刚毕业留校的病理学助教。

程天民院士至今仍保存着在病理学师资班的学习笔记(1951年-1952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振奋,世界惊殊。已初步研究了放射病的年轻教师程天民立即上书原总后勤部,请求参加核试验。第二年,他就以学校参试小分队副队长身份出现在戈壁滩核试验现场,正式从大有前途的病理学领域逐渐迈入还几乎一片空白的防原医学领域。

程天民院士(第二排正中)在核试验现场

对不少参加核试验的人员来说,第一次无比振奋,第二次还可以,第三次就不大想去了,而程天民先后参加了14次。核辐射危险尚且不说,就是“茫茫戈壁,荒无人烟,黄沙漫天,何美可恋”?程天民在诗中写道:“大漠黄沙磨利剑,卫国安邦斩长鲸。”后来,他担任“总后效应大队”指挥组组长,统筹全军的动物效应和物资效应试验,并主编我国第一部《核武器损伤及防护》等专著。

程天民院士与第三军医大学部分参加核试验人员在一起

一同参加核试验、后来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正国“印象特别深的是”,程天民“也不是专门搞防原的,但是他很快钻进去了”。程天民将自己擅长的病理学专业知识与防原医学结合起来,独树一帜地开展防原病理、创伤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巧妙运用病理学知识解答防原医学问题。他主持并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放烧与烧冲复合伤的病理学研究”和主编的首部《创伤战伤病理学》专著,就是这一结合的结晶。

程天民院士主持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我国防原医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程天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也曾研究过复合伤的王正国院士评介其复合伤研究“在国际上是绝对的第一把手”。顾健人院士不无遗憾地说,“我国两弹一星功臣的名单里,好像都是造原子弹的,而关于原子弹氢弹防护方面的专家名字却没有看到”,程天民是“这方面的功臣”,“历史会证明这一点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