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旧金山1月9日电(记者马丹)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一般生活在草滩、池塘、沟渠等野外多水区域。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被忽视热带疾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钉螺还可以长途迁移并沿途传播血吸虫病,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
人们此前以为钉螺的流动性不是特别强,但是这次的研究表明,钉螺可以长距离穿越。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了解钉螺滋生情况,最终达到减少钉螺的目标,这对于防控血吸虫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贾斯廷·热迈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中国四川省收集了数以百计携带寄生虫的钉螺。这些钉螺的自然栖息地位于河流沿岸,周边是稻田等农田。随后,研究人员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德国吉森大学的实验室对钉螺的基因物质进行分析。
基因信息显示,近四分之一的钉螺是从别处迁移过来,有的地方远在27英里(约合44公里)之外。研究人员说,这些证据说明,钉螺的迁移既有自身原因,也借助于外力,如依附在水生植物上漂流、随农产品转运、被鸟兽带到其他地方等。
研究还发现,人类对地貌的改变可能决定了钉螺的迁移走向。其中,迁移活动最有可能发生在被开发成农田的地区,而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则最有可能接纳和保留迁移的钉螺。热迈斯说,环境的变化可以助长或限制钉螺扩散,因此需要通过研究充分认识人类活动对于钉螺传染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