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工程”温暖每名队员家属
做好“暖心工程” 让战士放心出征
2016年10月初,援非医疗队副队长、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志辉主治医师回忆说,当时他正作为中方医疗队员,还在为“联合救援-2016”中德卫勤实兵联合演习进行封闭集训。那时候他就接到通知,要他做好准备,在2017年前往非洲援助1年。
“中德军演已经封闭式集训近3个月,高强度的训练让我觉得比较疲惫了,本以为军演结束后可以休息几天,好好陪下家人的。”张志辉说,当时第一反应是觉得时间很紧,军演结束后需要马上进行新任务的准备集训,心里还是有思想包袱。
医疗队其他队员也有类似困难,翻译官李麒正在四川外语学院进行为期2年的全脱产进修,12月10日举行婚礼后才接到紧急通知,抽调他补充进入医疗队;放射科主治医师张久权连续数年在边疆边防地区帮带支援,回医院没多久,这次又要告别妻儿远赴非洲。
为了让战士安心出征,放心在前方“战斗”,学校和西南医院党委针对每名医疗队队员制定了“暖心工程”,组织人员上门走访慰问,了解实际困难,帮助解决队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慰问家属
1月1日,何静的女儿出生了,因为早产,孩子的状态很差,全身皮肤轻中度黄疸,被诊断为新生儿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肺炎、凝血功能异常、心肌损害、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还怀疑有新生儿脑损伤。孩子被紧急送往儿科重症监护室。
1日当天,医院随即组织了多科室专家进行会诊,儿科组织医护人员对孩子进行24小时病情监控和特级护理。经过连续9天的悉心治疗,孩子终于脱离生命危险。恰好在出征仪式前一天,孩子终于出院了,何静心里面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医疗队队长、西南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刘宏教授因长期临床工作繁忙,一直以来有头部眩晕、神经性牙痛等疾病。“平时工作忙,没有系统治疗,觉得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就算出了点问题不是在医院嘛,也死不了。”刘宏幽默的说,但让他没想到是医院却很重视他的“小毛病”,担心在援非期间病情发作影响工作,在出发前准备期安排相关科室针对他病情进行系统治疗。
在学校和医院党委的悉心关怀下,医疗队队员陆续放下心理包袱,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集训准备任务,在2个月时间里,医疗队完成了十余项培训训练和紧急预案制定任务。“我们是医生,我们是战士,我们也是普通人。”正如张志辉所说,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就能更安心的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