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高段位科普:《脑卒中百问》系列(一)

来源:中国心脑健康责任编辑:柴潇
2017-02-13 17:04

脑卒中的基本概念

0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但仅仅只有几分钟或数小时的症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脑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一致。但出现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时,如心跳骤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的范畴。脑卒中名称较多,如“脑中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

02、脑卒中分哪几类?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①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血凝块堵塞脑血管而发病。②脑栓塞,可由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TIA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兆。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2)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