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收心攻略:专家支招节后综合征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毛秀国责任编辑:柴潇
2017-02-13 17:04

春节期间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那么怎样应对这些“节日综合征”呢?解放军第100医院内科专家李增男主任,为大家支招。

节后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睡眠紊乱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饮酒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对策:过度疲惫引起的“睡眠紊乱”,需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体力性疲惫因运动过度引起,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消除;脑力性疲惫原因多是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给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推拿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惫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想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紧看心理医生。

恐惧上班

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由于在长假里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因而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

对策: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改善情绪。

神经性厌食

过节往往会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

对策: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平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经常步行、慢跑、做体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

退潮忧郁症

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又回回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节后综合征实在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种正常心态,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

留意事项

上班族应削减应酬、调整饮食和睡眠

上班族是“节后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进行自我调整。

一是采取补救措施,把生物钟调整正常。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晚上睡前洗个热水澡,尽量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

二是调整心理,尽快收心。可以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

三是做好自我调节。如多阅读报刊,听听音乐,提前安排工作计划。

四是做适量运动,像慢跑、散步、舞蹈等,以振奋精神。

五是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心理疲惫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用品,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还应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惫感。

六是遵从医嘱,做好节后检查。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百优解、索里昂等药物,改善情绪,消除恐惧。特别是患有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人们,节后最好到医院进行体检,或做必要的药物调节。

健康辞典

节后综合征并非疾病,是人们在长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弛,再由松弛到紧张,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症状。如:焦虑或者忧郁、失眠,工作效率很低,心情烦躁、精力难以集中、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并有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种种不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表现:上班族对正常上班有恐惧感;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等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