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别怕,听听军医有什么大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张玉丛 林洁 陶恒责任编辑:柴潇
2017-02-13 17:19

张玉丛,林洁,解放军第306医院,干部病房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陶恒 编辑

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凡是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者,即血压增高。人的血压会因季节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天偏高,夏季偏低,并有一定规律可循。夏季皮肤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时也由于出汗、血容量下降等使血压会轻度降底。冬季温度下降,人体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发,内脏血容量增多,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空气干燥,体内水分少,血液黏稠,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明显升高。因此,季节变化对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很明显。高血压患者应如何应对呢?

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衣食起居应当随季节相应调整;饮食可按照食物的“性和“味”实行“春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春夏早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夏日午休2小时。注意保暖头部和脚部。夏天,为防暑,在室外要戴遮阳的帽子,最好是草帽、纱帽之类,多饮水,避免血液浓缩;冬季,为御寒,在室外戴保暖的帽子,可戴不太厚重的棉帽、呢帽或毛线帽等。寒从脚下起,尤其老年人到秋凉后即使在室内也要着袜,可选毛丝袜、毛绒质地松软的袜子,穿宽大保暖的鞋子,防止因四肢受凉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季急性心、脑 血管病在高血压人群中最为常见,也常有些高血压患者因寒冷刺激引起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因此,应提醒高血压患者根据季节变换防寒保暖,防暑降温,注意血压监测并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调整、增减降压药的剂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