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庆胸痛中心联盟正式宣告成立。4月14日下午,在渝召开的第六届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委员会期间,重庆市胸痛中心联盟举办启动仪式,全市49家医院加入联盟。
“胸痛”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高危胸痛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随时威胁病人的生命,已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目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庞大,导致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急性胸痛各类疾病的救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致死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胸痛中心通过设立绿色通道、采用标准化的诊治流程、质量控制等,可以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有效的科学救治,最大限度减少致死致残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胸痛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目前全国约有680家胸痛中心,但截至2016年,仅有122家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很多胸痛中心的建设不够规范,救治水平有限,已经建成的胸痛中心多集中于大医院,覆盖范围局限,辐射范围有限。胸痛中心联盟的建立将改变这些不足,国家及省、市、县、社区等社会各级医疗机构联合行动,组建起分级联动、双向转诊的高效协同网络,同时通过严格的质控培训体系,不仅使胸痛中心的辐射作用达到最大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实现最优化,对不同中心救治能力也将有极大的提升。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胸痛中心负责人,也是此次重庆市胸痛中心联盟的牵头人、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重庆市及全军心血管内科研究所所长黄岚教授介绍,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葛均波教授和霍勇教授两位主任的关心和领导下,在中国胸痛中心的指导下,对接中华医学会和中国胸痛中心的相关工作,按照国家胸痛中心建设标准,为加速重庆市胸痛中心的建设与认证,发展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提高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成立重庆市省级胸痛中心联盟。

“截至2017年4月,重庆市范围内,已在中国胸痛中心提交申请、希望参与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数量达到22家。还有22家医院拟申请成立胸痛中心,正在积极的做申报工作。本次成立大会将这44家医院全部纳入重庆胸痛中心联盟,加上已经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5家医院,重庆市胸痛中心联盟目前一共有49家医院,基本涵盖了重庆市几乎所有的区县。”黄主任解释到。
黄岚主任还介绍,胸痛中心联盟将联合重庆市胸痛中心建设单位核心医院及重点介入手术专家,成立重庆市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胸痛中心培训与辅导专家组,组织胸痛中心培训与质控专家组进行到点培训与质控检查,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急性胸痛的筛选和救治能力;组织重庆市介入手术医师围绕临床病例、手术技巧等进行学术交流,针对疑难病例、复杂病例、失败病例等进行充分探讨,促进联盟内所有医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建立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协同救治的机制及流程,积极救治高危胸痛患者,整合更多有效资源加入胸痛中心联盟;联盟成立后将通过质控考核,帮助扩展建设重庆市院级胸痛中心至60家,目标在于逐步将重庆全部38个区县的约86家医院全部纳入范畴中,使其联盟辐射作用达到最大化、对组建重庆地区胸痛急救网络、完善胸痛急救体系起推动作用,同时也为重庆市心血管专科发展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