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总医院:孟如松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7-06-06 15:37

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主任技师,皮肤病影像诊断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学术任职: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视学会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分会常委;《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等多家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首届特聘“皮肤病数字化诊断亚学组”皮肤镜方向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

专业特长:从事皮肤组织病理、皮肤镜图像分析、反射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皮肤CT)和皮肤高频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皮肤高频超声)等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采用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皮肤病无创性诊断,尤其对色素性皮肤病,如色素减退斑(白癜风等)和色素增加性皮病等,及其相关皮肤肿瘤和疑难杂症的鉴别诊断,基于这些方法结合激光、微波和高频等物理治疗技术,科学选择适应症进行皮损治疗与美容其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医患好评。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细胞图像和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并取得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其平均诊断符合率高达92.72%以上,比肉眼诊断提高了23.94%,有些皮损的诊断可达100%等;同时在继德、美等发达国家之后在国内首家成立“皮肤病影像诊断中心”以满足临床医、教、研等需要,截至目前利用皮肤影像学技术完成临床检查病例数达3万余例,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广大医患中享有较高的认知度。

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光学成像技术与皮肤组织病理关系,结合生物显微图像、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皮肤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反射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皮肤CT)、光学相干层析皮肤成像技术(OCT)等在临床上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拟解决皮肤病无创性诊断疑难(瓶颈)问题。

近年以取得国家级科研课题:

1. 《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在恶性黑素瘤诊断中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基金,面上项目,第1作者;

2. 《多光谱CMM成像机理及其自动识别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基金,重点专项,第1作者;

3. 《基于pBCC皮肤镜诊断机理及在三维可视化中的早期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基金,面上项目,第1作者;

4. 《皮肤镜图像的精准分割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基金,面上项目, 主要研究者;

5. 《皮肤镜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基金,面上项目, 主要研究者;

主要成就与科研成果:近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9篇(第一作者38篇);国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共5项;开展新业务4项;获得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第一作者北京市科技步二等奖1项、第一作者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和第三作者二等奖1项);副主编著作4部,参编7部,其中参编以美国J. Scharcanski and M. E. Celebi等教授为主编《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for the Diagnosis of Skin Cancer》一部。

(一)列举部分获奖情况:

1.《CMIAS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在临床上开发应用的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作者;

2.《通用型显微镜教学图像采集接驳器的研究》95年获国家专利和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同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作者;

3.《病理学真彩色图像的某些专项功能模块和远程会诊及多媒教学数据库的研究》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作者; 

4.《免疫组化染色中的防脱片研究》1989年获军队科科进步三等奖,第1作者;

5.《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9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作者;

6.《皮肤镜图像诊断工作站》荣获2014年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二)以第一发明人取得的国家专利:

1.《多光子皮肤镜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于恶性黑素瘤的诊断方法》;

2. 《基于多光谱皮肤镜图像自动分析仪的恶性黑素瘤诊断方法》;

3.《一种皮肤镜图像采集装置》;

4. 《一种皮肤镜垫圈及配合垫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