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烧烤”模式下谨防“情绪中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毛秀国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7-07-28 16:02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民间百姓说的“苦夏”也就在此时。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具体时间为:7月12日“初伏”,7月22日“中伏”,8月11日“末伏”,8月21日“出伏”。也就是说后面的日子里,还有我们热的。随着伏夏渐深,连日的酷热天气已让不少人直呼“吃不消”。解放军第100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俞红提醒,这段时间除了要注意防暑避晒,还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情绪中暑”等一大波“高温病”的来袭。

据俞主任介绍,“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下脑丘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夏天医院的心理门诊都会有一些情绪中暑的病人前来咨询。俞主任说,情绪中暑来源于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被高温“引爆”,作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如暴躁易怒、骂人、甚至大打出手等。

出现情绪中暑会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人的情绪稳定性下降,不良易感性增强,容易烦躁、暴躁、紧张、心神不定,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火。还有的人会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容易悲观。还有的人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下降症状。如果在高温天气持续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寻求指导。

据俞主任介绍,三类人群要特别当心情绪中暑: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者;平时情绪起伏较大者;不善于沟通者。高温恶劣的外部环境更容易激发负面情绪的现象化,原本就比较暴躁的人,高温无疑是“火上浇油”。

预防情绪中暑,俞主任给出了几点建议: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学会自我调节。遇到事情多理解,多换位思考,保持平稳心态,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或者其他爱好来宣泄情感,转移注意力。另外,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绿豆汤等解暑食物,最好多饮水、不熬夜、不酗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