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健康军营行倾情上线,让心理咨询师陪伴基层官兵去战斗!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柯文才责任编辑:柴潇
2017-08-09 16:00

“你好,这是我们专栏的使命”

1.积极向官兵传授和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围绕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知识宣教,辅导官兵掌握心理调控的基本方法,重点官兵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生动剖析典型案例,引导官兵认清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使官兵在正反对比中懂得了什么是健康心理标准。

3. 结合智能手机在军营普及的实际,积极拓展网上在线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维护和增进官兵的心理行为健康。

4.探寻咨询对象问题的根源并使其领悟而释然,协助咨询对象改进不合理的认知模式,确立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借助于指导和训练,使咨询对象养成健康、有效的行为习惯和适应方式,帮助咨询对象排除心理障碍。

5.通过普通心理知识,倡导官兵间强化尊重、信任、理解、关切的健康心理关系,使“肩并肩”与“心联心”始终同频共振。

进班排开展心理游戏

军人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于医学上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可以通过各种检查,从数值上进行确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仍然更多的是文字描述性的。随着各种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和应用以及测量中对各种因素的数学统计,已经确定了一系列的统计标准。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观点。全军卫生心理研究中心宋华淼主任根据我国军人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制定了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成熟的个性

心理学上所指的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军人,其气质、能力、性格和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都要求均衡发展;

知己知彼

知己即对自我的了解,既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知彼即发现战友的优点和能力,以积极、友善、尊重的态度相处;

适度紧张

在军事训练与军事生活中,军人要有适度的警觉水平,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机体对环境的调整能力,过度紧张则会出现过分焦躁和焦虑;

正视现实、切合实际

军事环境不同于一般环境,军人需要与特殊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既要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湎于幻想与奢望;

坚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

意志坚硬、自觉性高,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作为军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献身的精神;

沉着冷静,有自信心

军人的自信在于培养,培养一门技术可以增强自信,信心可以压倒一切,从小成功开始,终会造就大成功,增强自信的同时还需争取他人的信任;

良好的应变能力

军人的存在就意味着战争的可能性,作为军人能够在危难时刻临危不惧,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镇静自如,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这是军人与一般人员心理健康的区别,也是由军人的特殊身份所决定;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对于走进军营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一个过程,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进步,总结经验发展自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