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军营的“绿色信使”

来源:国防报作者:冯兵 王利责任编辑:张曦晛2015-08-05 00:27

戈壁军营的“绿色信使”

——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雷文元、赵润梅夫妇

■冯 兵 王 利


雷文元夫妻俩给官兵送来代买的东西

“三哥”雷文元是一名邮车师傅,在家排行老三,尽管年过花甲,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官兵们还是这么叫他。19年了,驻军部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三哥”这个称呼一直未变。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今年7月上旬,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军分区转业干部于文成不远千里,特意带着妻子来看“三哥”,谈到动情处,两家一同唱起了这首《小白杨》。于文成回忆说,他当边防连指导员时,通信条件十分落后,书信是官兵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雷文元长年累月给连队送邮,这一送就是19年。

1996年,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为解决边防官兵收发邮件、出行等难题,决定开通“双拥通邮班车”,由旗运输公司选派驾驶员。“这营生,搁谁谁头疼。”消息传开,公司上下炸开了锅。

距城镇最近的连队也有300多公里远,周边都是戈壁险滩、黑石遍布,几乎没有人烟,当地流传一段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

“到连队没有公路,只能摸着方位走,就怕迷路。”“前些年,有人因车坏在路上,硬生生被冻死了。”“每送一次邮件,一来一回就得六七天,家里咋办?”正当同事们议论纷纷时,雷文元站了出来,将送信的任务揽了下来。在公司,谁都知道雷文元憨厚老实,重活累活抢着干,可接下这个苦差事,不少人还是劝他再琢磨琢磨。

妻子赵润梅知道后,很心疼他。“都是干工作,干啥不是干?”雷文元这样劝妻子。工作中的艰辛,体味了才懂得。春天,沙尘暴不时来袭,车密封性又不好,让人感到窒息。冬天,白毛风透过车窗往里灌,吹得人脸生疼,冻得双脚发麻。

踏上邮路,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一次傍晚,车抛锚了,雷文元捣鼓了半天也没修好。怕啥来啥,不远处,两个黑影若隐若现,绿幽幽的光让人心惊胆寒。“有狼!”雷文元暗叫不好,立刻生起火堆,紧握手电筒、打狼棍,狼被吓跑了,可两个钟头后火灭了,狼又跑了回来。雷文元躲在车里,狼不停地撕扯车门,一直对峙到天亮,狼才悻悻离去。

雷文元有两个女儿,自己工作忙,家庭重担全落在妻子赵润梅一个人身上。赵润梅一边照顾女儿,一边种20多亩地,毫无怨言。有人说她傻,究竟图个啥。赵润梅只是笑着说,自己是个农村妇女,讲不出个道道来,但她深知,没有解放军,就没有老百姓今天安稳的日子,对丈夫的工作她坚决支持。“看到老雷给部队送信捎东西,整天乐呵呵的,我这心也甜滋滋的!”赵润梅一有空就跟着雷文元来到部队,为战士们缝补衣服,教官兵们种菜、养猪,送去生活物资。“在戈壁滩,种活蔬菜比养个孩子还难。”赵润梅多番求教农技专家,不仅给连队带来自己培育的菜苗,还与官兵一起移土填地、加粪增肥,使官兵吃上了自产新鲜蔬菜。打那以后,赵润梅就成了连队的“种菜顾问”,官兵们都亲切地叫她“三嫂”。

1998年,雷文元与妻子商量,一咬牙,花了几千元在家中装了部电话。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往连队打个电话,看看官兵有什么要带的。笔者在他家中看到了17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牙膏10支、香皂6块、洗发水5瓶……还有一笔笔替官兵往家汇的款项。“官兵们离城镇远,我就替他们买些生活用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雷文元对笔者说。

某团保障处的助理工程师贾建伟一谈起雷文元就激动不已。他告诉笔者,那时他还在连队当连长,妻子带儿子探亲结束后,为赶火车,就先到雷文元家中住。谁承想,晚上儿子突发高烧,雷文元和妻子拿药酒为孩子擦身降温后,又连忙往医院赶,整整折腾了一宿,孩子终于转危为安。这些年,雷文元的家就是官兵们的家,只要官兵、家属有需要,他们夫妻俩都会热情招待。

4年前,雷文元退休了,他找到公司领导,说舍不得官兵们,还想继续送信。按照惯例,他每周都驾驶邮车穿行戈壁滩,给官兵送来报纸信件、生活物资,接送休假官兵及来队家属。苦了自己,雷文元不怕,愧对家人,却始终难以释怀,一提及这个,雷文元眼眶就红了。2002年,他父亲患尿毒症住院,全靠妻子赵润梅照顾。一天,雷文元仍像往常那样踏上邮路,途经巴音前达门时,小卖部的陈大妈拦住他:“家里打电话让你赶紧回,你父亲病危了!”还有40多公里就到连队了,雷文元犹豫再三,决定先把邮件送到再往回赶。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却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