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家园

——云南省盈江县军地开展灾后重建见闻

来源:国防报作者:胡启精 常家伟 李 顺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09-08 00:05

2014年5月,云南省盈江县相继发生5.6级、6.1级地震,造成50余个乡镇314个村22万余人受灾。灾情发生后,德宏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展开救援,并积极投身恢复重建中。

一年多来,军地多个单位结成“军民共建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如今,行走在卡场、勐弄、苏典三个重灾镇的灾后搬迁安置点,天蓝、水清、山绿、人兴……勐典河畔,景颇村寨,傈僳山乡,一幅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亲人解放军帮我们拆危房、修新房,让我们度过了难关,给了我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入住新房那天,勐弄乡麻栗坡村村民左显兰热泪盈眶。两年前,丈夫被病魔夺去生命,她一个人拉扯着3个孩子,生活很是艰辛。去年突发地震,房子被震垮,母子4人失去容身之所,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了解情况后,军分区救援官兵和民兵不顾辛苦劳累,帮助左显兰一家拆危房、平场地、挖地基、修房子……连续奋战3天3夜,新房终于建起来了。前不久,盈江县人武部在开展扶贫帮困中,还为她家添置了一套崭新的桌椅。

在灾后重建中,军分区官兵和民兵先后帮助350余户受灾群众搬出救灾帐篷,住进重建家园。

“修路是重建的关键,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克服!”驻扎在盈江的军分区某边防连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帮助左家坡村重建的任务。左家坡村属于典型的峡谷地形,出行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村民。由于交通不便,灾后重建用的建筑材料运费比材料费还要贵好几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官兵们到2公里外的河滩上捞沙子,每天来回十多趟。中午烈日炎炎,官兵们汗水湿了又干,许多人的肩膀和手掌都磨破了一层皮,但是没有人诉苦喊累。列兵陈华明手掌上磨出的水泡破了好几个,却一声不吭。给官兵送水的王大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急忙找来纱布,为他轻轻地包扎起来。

在人民群众和军分区官兵、民兵的共同努力下,一条平坦宽阔的石子路直通搬迁到新安置点的左家村,村民们彻底摆脱了交通不便的落后生活面貌。为了记住军分区官兵付出的辛劳,村民们将进村路命名为“军民连心路”。   

过去,包括勐弄乡在内的几个贫困乡一直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但是收成并不高,地震后群众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盈江人武部充分考虑当地湿热的气候,倡导群众种植甘蔗作物。他们将民兵应急分队分成若干小分队,进村入户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从甘蔗种植方法到投入产出等方面详细向群众说明。“你要是种赔本了,我来承担责任!”在民兵队长张大勇的鼓舞下,许多种了一辈子玉米的村民终于答应种植甘蔗。

人武部不但请来农科专家实地指导,还协商糖业公司就近建立分厂,为群众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更便于甘蔗产出后加工。这一年,甘蔗喜获丰收,勐弄乡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不久前,德宏军分区军史馆里多了一面来自灾区的锦旗,和一封按着数不清的红手印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因为有你们,我们在灾难面前不害怕、不退缩;因为有你们,我们在恢复重建中勇敢站起来;因为有你们,我们的明天更有希望、更加美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