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干部李超的拥军路:能绕地球两周半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作者:姚昕责任编辑:郝思嘉2015-12-09 11:30

编者按

近日,又一批军队干部脱下戎装,转业到地方工作。“阵地”转换,军转干部如何面对新岗位?是瞻前顾后、心存疑虑,还是服从安排,再创辉煌,转业干部李超用行动作出了表率。

“老人家,天冷可要注意身体啊!”5日,冒着寒风冷雨,武汉市民政局优抚安置处处长、市双拥办副主任李超来到伤残军人家中看望,一句暖心话捂热了老人的心。

10年前,李超转业到民政部门负责优抚、双拥工作。10年来,他上边关、下哨所、访军属,为驻军部队排忧解难,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表彰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首创慈善基金帮扶伤残军人“我是个老兵,战士的事就是我的事!”转业前,李超曾在部队工作20多年。军人的困难,他感同身受。

一次,某边防团来函,一名武汉籍战士的弟弟患重病,家庭经济困难。按规定,民政部门的支援有限。怎么办?李超四处想办法,最后找到慈善总会捐助医疗费,并探索出一条依托社会慈善基金帮扶特困伤残军人的新路。

武汉郊区一处烈士墓地遭水淹,亲属期望能迁坟,但乡民政人员却没有明确表态。李超抓起电话核实情况,顾不上中饭便驱车赶去。经过多方协调,直至晚上终于将烈士墓地迁移。

10年前,刚到民政局报到的李超,听说部队几位老干部频繁上门提意见,原因是不同意市里调整该部干休所用地的规划方案。于是,还没明确职务的李超自告奋勇去试试。

落座之后,李超把干休所的困难全都记在本子上。听完后,他耐心解释,并详细告知改建后干休所周边就医、出行会更方便,终于获得老干部们的支持。

促成国企结对“武汉舰”

如果让你每年捐出几十万,却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你还愿意掏腰包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国企中冶南方公司心甘情愿。

当初,李超为了给“武汉舰”官兵创造良好的学习成才条件,专门找到中冶南方攀“亲戚”。谁料,公司负责人却反问一句:“企业是要盈利的,我们能得到什么?”“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梨子,这样大家就能有不同的收获。”在李超看来,“武汉舰”能帮助公司打造企业品牌、培养企业精神,一番讲述让这位老总茅塞顿开,当场拍板。

武警水电部队进驻洪山区后,李超四处奔走帮助落实征地减免政策;驻军院校提出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他又协调双方签署了“7+7”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武汉新建CBD中央商务区,李超敦促开发商依法建设人防工程……

解决驻军建设难题200余项

武汉市驻军单位较多,怎样开创双拥工作新天地?他琢磨,还是要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随后,该市双拥办协调军地10余个部门,深入所有团以上驻军单位展开调查,摸清了200余项战斗力建设难题,又逐一解决。

2009年,驻军某部换装,不料装备车辆因道路问题变得难以出行。李超反复协调市区有关部门,不仅拓宽了该部出行道路,还在修建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时,将这条战备路直接连上了立体互通。

这些年,李超20多次前往南海舰队、东海舰队组织“情系边关”系列走访活动,把武汉市党政机关和父老乡亲的慰问,带给驻守边防的武汉籍官兵,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行程近1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两圈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