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如何和群众打成一片?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杨小东 龙礼彬等责任编辑:李文慧
2017-07-12 16:09

说得好不如做出来看

▉本报特约通讯员 柯 穴

田间地头,毕世华(受伤前)向果农传授育苗知识。柯穴摄

出云南省镇康县城,沿着蜿蜒的边境山路驱车1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红岩村刷布厂自然村。

这个地处中缅边境的小村落一派富足的气象,绿树成荫,居房簇新。走进村民李太生的家,只见院子里停着卡车、拖拉机、摩托车,在他新建的200平方米住宅楼内,电视、沙发、太阳能样样俱全。

“日子这么好,全靠‘毕界桩’。”李太生口中的“毕界桩”,就是镇康县外事界务员、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毕世华。

红岩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农业结构单一,过去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农民增收缓慢。

2006年,毕世华陆续被派去云南农业大学、华西村、小岗村学习。“外出见学后,我想出一个发展路子,边境自然村得因地制宜布置产业。”当选村支书后,毕世华和村“两委”成员商议决定,在海拔1200米以下种甘蔗,1200米至1400米之间实施“咖啡+澳洲坚果”套种模式,1600米至1900米之间种核桃,套种烤烟。

产业发展之初,村民抵触情绪较大:种甘蔗前景不知,还得推掉一部分耕地做产业路。“说得再好,不如做出来看。”于是,毕世华带领党员建起了560亩的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并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每亩甘蔗比种玉米增收1000多元。第二年,村民们纷纷找到毕世华,要求改造低产田地、修建蔗区道路。

为使甘蔗产业惠及每一户村民,毕世华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抓,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按10户至15户为一个合作联的方式,把全村835户组建为59个产业合作联,由党员或致富带头人任联长,实行生产互助、信息互助、资金互助,建起了甘蔗基地4660亩。

甘蔗产业推开后,后面的产业发展就顺多了。截至目前,村“两委”带领红岩村群众发展了2000多亩甘蔗、15340亩核桃和烤烟、4060余亩咖啡。“过去我们去外地取经,现在别人到我们这里学习,从2012年开始,已有多拨人次前来红岩村参观产业建设……”毕世华略带自豪地说。

“毕世华在老百姓中有威信,是个值得尊重的人!”曾与毕世华在村委会共事3年的该村委会武装干事杨文刚告诉笔者,2011年,县里要修建连通红岩村等3个村委会的30多公里公路,毕世华到征地农民家中挨家做思想工作,使这条富民路很快修通。高山上的刷布厂自然村长期严重缺水,县里决定让村民搬迁到山下,毕世华又走进该村挨家挨户动员搬迁,先后有214户村民搬迁到山下村委会所在地的沙坝田村。如今沙坝田移民安置点已经成为一个家家建起楼房庭院的美丽新农村。

“老赵,你家咖啡苗注意洒药……”“小刘,村里护防队你要加强训练,边境巡逻要定期走走……”毕世华在一次巡逻中受伤,经历了8次手术,被炸断的左腿换上了假肢,右腿用支架固定,每天要在家人搀扶下进行拄拐适应训练,可他每天还给村里百姓打电话,叮嘱他们发展好产业、守好边境。

“平房变楼了,花钱不抠了,看病不愁了!”村民们编的这段顺口溜,印证着红岩村村民火热的生活。如今,这个边境自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甘蔗专业村,每户甘蔗收入达到2.3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