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军维权:依法解决问题是正道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赵佳庆 刘磊 赵雷责任编辑:杨帆
2017-10-24 10:45

近年来,随着军营法治建设步伐加快,部队对涉军维权问题愈加重视,但由于基层法律人才稀缺,一些涉军的法律纠纷难于处理。做好涉军维权工作,保障部队、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成了一道无法回避的必答题。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用好法律这个武器,通过成立法律咨询小组、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寻求地方政府通力协作……一系列动作,使一道道涉军维权难题迎刃而解——

请关注今日《国防报》详细报道——

法律咨询小组的军事法律顾问,为维护部队和官兵合法权益不遗余力。

积极完善法律援助机制,确保国防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建立与各地涉军维权组织的工作联络制度,加强军地协作,破解涉军维权难题。韩  宁绘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到纠纷把官司打!”一句顺口溜,道出官兵在依法维权中的畏惧心理。

“涉军维权难,破解正道是依法!”自组建以来,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积极完善法律援助体制机制,架起军地维权“连心桥”,依法维护官兵合法权益,为部队转型重塑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涉法问题呈持续回落趋势,涉军纠纷数量的曲线图折射出他们推动涉军维权工作取得的成效。该中心领导感慨地说:“只有当好维护官兵权益的代言人,官兵才能有话愿对组织讲、有难愿找组织帮,不断凝聚改革强军的力量!”

遇到遗留问题,为啥部队“官司”厘不清了?一个法条追回军用土地引发的法律服务——

有困难找法律顾问帮忙

大宗物资采购、大项工程建设、军民融合项目……日前,笔者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法律咨询小组办公室看到,法律顾问从一人高的合同中,取出一份刚刚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经过反复审议后,将一份涵盖修改意见、相关法条等内容的“法律情况说明”附在后面。

“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对部队和官兵合法权益给予保护。”采访中,该中心领导欣喜介绍,从传统的“为官兵提供法律服务”拓展到“为部队建设和军事行动提供法律保障”,依托军事法律顾问制度把好党委决策关口,有力促进了部队军事行动能力和作战能力的提高。

“如果没有法律顾问的帮助,打官司纠缠不清不说,光这块地就得损失上千万!”提起那次军地纠纷,某疗养院领导感慨不已。

一次土地普查,这个疗养院决定对驻地一个长期占用部队土地的饭店进行收回。然而,清理行动却遭饭店老板阻拦:“当初是部队答应盖的,盖完就归我们!”

原来,部队几次调整转隶,加上营房管理人员调整变更,部队的《国有土地使用证》遗失,造成地块权属不明。饭店老板揪住这条不放,拒不腾让。面对饭店老板的无理取闹,束手无策的疗养院向中心法律顾问处求援。

“军用土地姓军为战,一寸军产土地都不能流失!”法律顾问处对涉事土地进行了详细查证。随后,找到饭店老板追要,但饭店老板依旧一口咬定:“地归我方所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律顾问一方面列出相关法条,一方面要求饭店老板拿出《国有土地使用证》、土地买卖合同和来源依据。

饭店老板自知理亏,又碰上了法律“硬茬子”,便想让部队赔款“私了”。“公事必须公办!”院方报请国土资源部门进行裁定,通过分析营区地形和历史沿革,判定500平方米的土地归部队所有,该疗养院最终成功追回这块当时价值1000万的流失军产土地,并重新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

遇到涉法问题,为啥战士为了息事宁人甘吃“哑巴亏”?一次争端促使观念转变——

依法维权就得理直气壮

某军械仓库驾驶员小张在执行任务途中被一辆地方轿车追尾。按理说追尾事故,肇事方应负全责,但当地方司机看到部队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上没有交通强制险标志时,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让小张赔钱。

本来无过错,却因为没有缴纳交通强制险“吃了瘪”,小张觉得自己有点冤枉,却有理说不出。就在小张无奈准备掏钱之际,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的及时干预,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因为这个“典型案例”此前没有先例,中心的法律咨询小组逐级报请地方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不缴纳交通强制险,发生事故不管过错方在谁,要对对方进行赔偿”这条规定,不适用军队车辆。军车发生事故直接按照第三者责任险,应当根据车辆所承担的事故责任进行理赔。接到法院判决书的那一刻,小张长舒一口气:“多亏法律顾问的鼎力相助,否则肯定得吃哑巴亏!”

“涉军维权工作是根连心线,一头系着官兵冷暖,一头系着使命担当。”发生在小张身上的涉法问题解决了,却引发了中心领导的思考:遇到涉法问题,战士缘何甘吃“哑巴亏”?

“陷入官司费心又费力!”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涉法问题解决起点高,普通官兵既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一旦遇到涉法问题往往“两眼一抹黑”;还有的官兵觉得依法维权过程复杂,“对簿公堂”有损军人形象,莫不如自己吃点亏、忍一忍。

“‘怕’字当头,不愿理直气壮维权,既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不负责,也是对违法犯罪的纵容,依法维权要有底气!”中心一面通过普法宣传引导官兵熟悉维权组织的工作原则和办事程序,认识到依法维权的正当性,一面积极完善法律援助机制,组织力量到基层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无论是维护国防利益、军人军属人身损害赔偿等重大涉法问题,还是邻里纠纷的“鸡毛蒜皮”,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帮。

家门连着营门,家事牵动军心。某部战士小李家的一处宅基地被征用,因为小李和哥哥都在部队服役,户口上就没有兄弟二人,而补偿占地款时是按照户籍人口来计算的,驻地拆迁部门发放补偿款时就没把兄弟二人应得款项算进去,而此时,小李的父亲已经签下协议书,想要改变现状十分不易。

心急如焚的小李遂向中心法律咨询小组求助。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相关规定,中心法律顾问专程赴当地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沟通、交涉,使当地职能部门做出了尽快依法解决的承诺,最终成功为小李哥俩追回20余万元的占地补偿款。

遇到棘手问题,为啥军地合力就能事半功倍?一条战备路引发的“借力机制”——

谱好涉军维权军地协奏曲

涉军维权工作往往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工作艰苦繁杂,解决难度确实不小。实践中,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领导深刻认识到:涉军维权工作不仅是部队的事,更需要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加强军地协作。

“军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涉军维权工作,同样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通力配合!”某军械仓库营区60余年“禁区不禁”难题的破解就是军地协作推动涉军维权工作的最好例证。

20世纪50年代建库以来,被大家称为“营中村、村中营”的该仓库上下一直被“军地共用一条路”的窘境所困。几年前,仓库决定新建一条路,一来可以解决“禁区不禁”的难题,二来可以作为战备通路。

报告很快得到上级支持。然而,让仓库领导没想到的是,得知修路消息的当地百姓非但不支持,反而索要巨额征地费用,而上级批复任务的资金却没有这么一笔经费。

在仓库的积极协调下,驻地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部署研究推进国防工程建设的事宜,协助仓库测量占用土地情况。驻地政府还主动拨付130余万元用于支付征地款,并积极出面协调部队与村民的土地纠纷。没多久,路修成了,军民各行其路,军事禁区得以维护。

“这难那难,军地相互协作就不难!”着眼增强维权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中心建立和完善了与各地涉军维权组织的工作联络制度,持续对涉军案件进行跟踪问效。

中心沈阳房地产管理局沈阳房管处在停止对外有偿服务中,拟终止某超市的土地租赁项目,租户不但提出巨额赔偿,还以种种理由拒绝离开。

距离7月底完成停偿服务任务的最后时限越来越近,沈阳房管处决定对租户提起诉讼。以往,此类案件通常半年之内开庭即可。没想到,依据军地签署的“军改期间,处理部队事宜可以适当加快进程、简化流程”等相关协议,驻地法院积极开辟“绿色通道”,从上诉到开庭仅用了1个月时间。

从速处理涉军案件,以实际行动支持军队改革!随后,在两次开庭无果,部队认为“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时,驻地法院又两次破格开庭,反复劝导租户同意达成和解,妥善解决了这一房地产租赁纠纷的棘手问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