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光亮整理邱少云烈士床铺。
高原刺眼的阳光透过宿舍的玻璃,洋洋洒洒铺满了邱少云烈士的床铺。在“邱少云生前所在班”,每天晚上替邱少云拉开被子、早上重新叠好是一代代官兵坚持的老传统。这次,“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第49任班长金光亮一边整理着邱少云床铺,一边小声的喃喃自语,将自己最近的工作和刚刚荣立二等功的好消息与老班长一起分享。而在这之前,他还先后将各级表彰的“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神枪手”、优秀“四会”教练员等荣誉尽收囊中。

金光亮正面照。
与英模连队的不期而遇,红色基因融入“兵之初”
金光亮出生在浙江一座依山傍水的灵秀小城,出生后,憨厚的老父亲特意为其取名金光亮,希望他长大后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亮。
2012年冬季,金光亮入伍来到了位于祁连山下的“邱少云生前所在连队”三营九连。作为全军八大英模之一,邱少云同志给了这支部队太多的荣誉光环,也向连队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连不论任何工作必须走在全旅前列,“邱少云生前所在班”三班更是要人人突出,全面过硬。
“我们每个人只有给连队争光的义务,绝对没有抹黑的权利”,新兵连连长点名时振聋发聩的一席话金光亮现在仍记忆犹新。那时候的金光亮,也曾想着大干一番出点成绩,却不想被接二连三的几件小事泼了冷水:体能太弱摸底考试被划入后进行列,条令考核时常在及格与不及格的边缘徘徊,内务标准太低被全连通报批评。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刚入伍的金光亮 感到了莫名的压力,甚至一度想到了退缩。看着毫无斗志的金光亮,班长并没有选择批评,而是带着金光亮来到了连队荣誉室。
偌大的荣誉室里,明晃晃的金色奖牌刺激着金光亮的眼睛,也刺激着他的心灵。在这里,他想到连长点名说的话;面对邱少云塑像,他想到了荣誉,想到了不服输,想到了身上的责任。
“底子差点咱们可以补回来,自己放弃了谁都帮不了你”,看着呆在一旁的金光亮,班长又给他讲起了自己从后进成功逆袭的成长故事。
那一夜,躺在床上金光亮辗转难眠,班长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神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相信自己,我能行”,在被窝里,金光亮清楚地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呐喊。
从这以后,金光亮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为了练好体能,他自我加压加大训练量,一有时间就背记条令、整理内务。新兵三个月,他整个人瘦了将近20斤,下连的时候,他以考核全部优秀的好成绩分到了邱少云班。而在这之后的几年里,邱少云精神也一直影响着金光亮一步步从新兵成长为连队的优秀骨干。

在旅备战打仗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作报告。
带着荣誉班级领航起跑,强军路上扬帆起航
带兵,绝不是一件开花的活儿,它是种树,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关爱和帮带,更是一种集万千责任于一身的勇敢担当。
如果说拿训练有方法、带兵有招法来衡量骨干的话,那么金光亮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邱少云班,他要求个人每周条令学习、每月条令考核,日常内务,无论何时窗明几净、线角分明;各类训练,他帮每个人都建立训练档案实时掌握训练水平;每项考核,班内人员必须全部优秀。寒来暑往,在金光亮的带领下,全班训练成绩提升明显。2017年6月,半年军事训练考核旅抽考三班通信课目,全班优秀;年终军事训练考核旅抽考三班3名战士,全部优秀。
抓训练金光亮的严格出了名,抓起学习来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前不久,学习十九大精神理论考核中,班里面战士朱江和王歁成绩不及格,导致班级排名退居全连倒数第三。
这两名同志一搞训练就来劲,一学理论就打蔫,战友私下都偷偷叫他们“莽夫”。
“我们也想学好理论,可总就是记不住……”提起背记理论,朱江和王歁立马皱起了眉头。
“只要下够功夫,理论就能学好”。为了帮助他们学习理论,金光亮又表现出了他耐心的一面。他带着朱江、王歁联系家乡变化看发展,结合身边事采取分段式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理论知识,还将理论要点制成小卡片让他们随身携带,课余饭后,一有时间就随机提问。
一段时间后,朱江和王歁的理论知识提高了不少,连队第二次理论考核中,失去的理论第一又回到了邱少云班。

训练中总是叫响看我的跟我上。
“兵教头”勇挑重担,淬火未来战场
“军事不过硬,一切等于零”,这是金光亮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翻开金光亮的履历,使命行动、跨越、火力、利刃系列演习均有他的身影。
几经实战化演习场上的摔打磨炼,愈发让金光亮感到只有通过严苛的训练才能缩短训与战的距离。

讲解捆绑炸药包技巧。
2017年8月,一纸命令,部队从河西走廊千里移防至青藏高原腹地。面对恶劣的高原环境,如何抓好训练的压力压在了刚刚履新代理排长的金光亮身上。
“以前上高原只是驻训几个月,如今移师高原,这里就是我们未来的战场。”第一次开排务会,金光亮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为促进全排军事训练成绩,他主动带领全排人员对照新大纲集中加压搞训练。结合以前高原适应性的成果,采取水盆憋气、带着防毒面具跑步、冲圈冲刺强化爆发力等方法,锻炼大家高原缺氧条件下的适应能力。针对体制编制调整后班内人员的变化,在训练中他始终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大家共同配合完成任务的意识。
2017年11月,海拔4000多米的昆仑山脚下,邱少云班接受旅“步兵班进攻碉堡”战术行动考核。
接到任务后,金光亮带领全班人员迅速抵近敌人阵地前沿,没有想到的是狡猾的敌人设置的反步坦混合雷场和绵延近百米的铁丝网封锁了进攻通道。

金光亮为班内人员示范携带炸药包前进方法。
“爆破手迅速向通路口靠拢,对通路中的障碍实施爆破。”金光亮果断下达命令,然而爆破手刚刚前出就被敌人发现了行踪,遭到敌人暗堡机枪疯狂扫射,进攻受阻。
“人员分散警戒,机枪手进行火力压制。”金光亮迅速调整进攻方案,同时派出狙击手迂回占领有力地形,择机对碉堡射孔敌人进行狙杀。
双方你来我往,战事陷入了僵局,看着火力硬拼占不了便宜,金光亮又生一计。只见他迅速派出机枪手利用衣服和头盔设置假目标,吸引住敌人火力的同时,看准机会,命令反坦克火箭筒手快速前出,占领有力位置一举摧毁了敌人碉堡。
“只有平时战法多一招,战时胜算才能高一成。”事后,金光亮内心满是感概。
今年开训后,金光亮又投入到火热的基础训练教学之中。作为班长,每学习一个新科目他都一遍又一遍的亲自示范,直到班里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了动作要领才肯罢休。因为要求严格,班里战士有时也会不理解。然而,金光亮却认准了一个死理——“带兵就要带出能打仗的兵,今天训练苦一分,明天胜算就会多一筹。”说这话时,金光亮语气异常坚定、目光深邃而犀利。

被评为邱少云连荣誉战士。
前不久,金光亮被评为了邱少云连荣誉战士,从指导员贺连山手上接过金灿灿的荣誉战士勋章那一刻,金光亮咧着大嘴憨憨地笑了起来,捧着沉甸甸的勋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收获的幸福……

金光亮组织全班进行爆破器材训练。

认真示范严抠细训。

三面流动红旗是邱少云班“常客”。

示范爆破筒使用。

训练中的金光亮。

训练中的金光亮。

训练中的金光亮。

基础训练阶段始终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