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今天植树节,让我们缅怀这位为党和人民做事的“绿化将军”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杨洋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3-12 19:42:25

三月,春风洋溢。在山西大同左云县张家场村,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一大片树林就要迎来发芽吐绿。但可惜的是,当年亲手种下它们的老将军再也不能目睹那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就在两天前,被人们称为“绿化将军”的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永远告别了他热爱的绿化事业。

“绿化家乡、造福乡亲,就是我‘人生最后一个战场’。”2003年,退休后的张连印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从此开始了植树事业。此后在这片“战场”上,他坚守了20多年,以军人的血性和意志,征服了风沙,也绿化了荒山,带领乡亲们为家乡种下200多万棵树,共1.8万余亩,建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左图:2004年,张家场村的荒地;右图:2021年,张连印在繁育的树林中行走。(拼版照片)(陆海亮提供)

“我是退休了,没职务了,可我的党员身份还在,这是我一辈子的职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一辈子的义务。”张连印退休时说的这句话,正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使命。他19岁那年入伍,次年入党,此后从普通的战士一路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戎马倥偬40载,把全部青春献给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告别烽火硝烟的战场后,他又一头扎进荒山野地,与风沙为伴,成为一名“绿化将军”。

种树的张连印同样是一棵大树,把自己深深扎根在荒漠,为人民群众树起抵御风沙侵扰的屏障。张连印尤其喜欢穿着那身迷彩服,虽然沾着泥土,没有军衔也没有标识,但胸前的党员徽章却熠熠发光,他说:“我种树,为党和人民做事不觉得辛苦,反而很快乐。”

那是怎样的快乐?种树的头几年,由于土地贫瘠,树木成活率低,张连印接连几年种的树都死了,他就不断地栽,在一座座荒山秃岭上摸爬滚打;风沙很大,张连印植树工作十分辛劳,大女儿曾有一次甚至没能认出被风沙吹打得“面目全非”的老人;植树事业步入正轨后,他又罹患重疾,被查出肺癌,多次历险,经过治疗初步康复仍念念不忘那片林地……这些常人眼中难以忍耐的“苦”,却是张连印心里幸福的“甜”,只因是在“为党和人民做事”。

快乐与幸福的形式固然有很多种,安稳的生活是一种幸福,孜孜不倦地工作,为更多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也是一种幸福。退休后的张连印本可以安度晚年,享天伦之乐,但他却选择了饮风咽沙,在荒山上挥舞着锄头,追寻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所理解的幸福与快乐。那是超越物质享乐,是与使命担当、责任奉献紧密相连的幸福,追求这样幸福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很多。

▲张连印手上的皴纹和指甲缝都塞满了泥土

我想,当焦裕禄看到一棵棵高大的泡桐树,谷文昌看到一丛丛繁茂的木麻黄,杨善洲看到一山山葱茏的林海,姜仕坤看到一群群肥壮的晴隆羊,廖俊波看到一张张脱贫群众开心的笑脸,他们内心一定洋溢着和张连印一样纯粹的幸福与快乐。虽然,他们肯定会有累和苦,但苦与累中也必定会蕴含着乐的滋味,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正是用自己辛勤的付出,为人民服务,给人民解忧,帮人民排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给人民群众带去快乐,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幸福与快乐,他们肩负的使命无上光荣,他们有绝对的底气感到骄傲。这是那些忘记宗旨贪图私利的人、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的人、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的人、“为官不为”的人,无法理解也不配拥有的幸福,这样的人或许能享有一时的安逸,但无法永远心安理得。

“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深刻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 / 杨洋   

校对 / 李晓艳  李妍妤  李渊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钧正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