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建纪念馆:要为牺牲的战友做点啥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安锦宁责任编辑:袁帆
2017-10-25 16:49

孙德珊在国庆之际来到天安门留念

孙德珊,1933年出生,家住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1949年初,16岁的孙德珊不顾家人反对自愿参军,成为东北军区警卫二连的一名战士,隔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参加战斗2年零9个月,1953年停战后,又执行命令在朝鲜帮助建设了两年后才回国。

朝鲜战争中,涌现出许多的英模人物: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英勇战斗奋不顾身的黄继光等。为了祭奠这些革命烈士,人们自发的为他们建立了博物馆。邱少云博物馆位于重庆市铜梁县城巴川镇民主路64号,黄继光博物馆位于四川省中江县城东魁山脚下的御马河畔。这些博物馆每天人来人往,而在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旧站村却有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博物馆”,里面陈列了许多有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书籍和纪念牌等物品。

这座“博物馆”的主人就是孙德珊。说起他建这所“博物馆”的理由,源于他对昔日同在朝鲜作战的战友深深地思念。每年的清明,他总是把自己珍藏的勋功章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别在衣服上,洗完漱,踏上扫墓的道路。第三排右数第二座墓碑,这个铭记于心的位置,是老团长朱德昌的墓碑。每次来到老团长的墓前,他的眼泪总是忍不住下流,用枯瘦的手掌掏出手绢仔细地擦拭着墓碑上的五星和名字,没有任何的言语。

当问起当年战争的情形是,孙德珊总会掉下泪来。“看到他们在我的面前从一个大活人变成一摊模糊的血肉,那种感觉不想再体验第二回。”虽然六十多年过去了,但是孙德珊仍旧会梦到自己的老团长和战友们惨烈牺牲的情景,每每到这他总是惊醒过来。他在想为什么他活了下来,为什么没有和他们一起离开,“活着”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一种罪恶感。他每年的清明来这扫墓,就是为了看一看曾经的战友们,如果不来看看,他不能心安。

那天,孙德珊照常出去扫墓时,依旧穿着那件胸前别着满满勋章的军装。他上了公交车,身着旧军装并且别着满满军功章的他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个年轻人,头染黄发,身着艳丽,看到孙德珊的模样,指着勋章问孙德珊:“呦,这是在哪买的?还挺别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打破了车上的宁静,老爷子骂人了。这些都是他和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誉,谁都不可以忽视和调侃!

“为了我牺牲的战友们,我必须得做点什么,这样在底下见了他们我才能心安!”那时起,孙德珊萌生了要开办一个抗美援朝“博物馆”的念头。

孙爷爷的事迹感动了一群人,全国的志愿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成立了“志愿者老兵帮扶计划”,这是一支旨在呼吁全社会力量共同关爱老兵的公益组织。孙德珊在他们的帮助下,现在的“博物馆”已经有了初样,从他们那,我了解到孙爷爷建馆的辛酸历程。

孙德珊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加上孙子、孙女。那一天,他把一家人聚到了一起,向他们讲出了自己思忖已久的想法。然而换来的却是一阵阵的反对声,他们个个说得有理。老爷子只得喝了杯水,把期待的目光从他们身上移开,转身而去。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老爷子推着推车,扛着大锤,开始执行这个准备了很久的计划。

老爷子的家并不大,要想建一个博物馆首先得解决房子问题。为了建馆,孙老爷子他把自己住的房子拆掉,留给自己和老伴的只有一个小间。他用捡来的木棍和防水布搭起了一个大棚,把收集到的各种材质的窗户框拼在一起,大棚亮了,老爷子的心也跟着敞亮起来。

暂时解决了房子的用地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建设资金。他几乎把所有的“存款”全部用在建设展馆上了,还给自己开荒了几亩地用来种玉米,除了自己的伙食以外,卖完的钱一年下来能赚500元左右。

至于其他的建设款项就靠这柄大锤了。这个大锤有16磅,大约15斤,这个重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孙德珊已过八旬,这么重的大锤,他一抡就是一天,然而即使这样,一天才能卖个几十块钱。家人更是不理解,也不帮助。有一次砸水泥,崩出的石子把他的牙崩碎,一颗颗的假牙补上又回到废墟继续砸。

周围邻居都说他傻,平时一碗面条都不舍得吃。下雨展馆漏水,自己爬上去修,房子没电,自己接电线。

孙德珊花费7年时间,84个月,2520个日出日落,为的只是对战友深深地思念,对当年战争的一种缅怀,对那绿色深深地执念。

每个人都有一个军装梦,都有一颗爱国心,当我们身处强大的祖国和优越的生活中时,是那些曾经身着军装的士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身为军人的我,感受更加深切。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参观他的博物馆,让老爷子的心血不白费、汗水不白流。

孙德珊的博物馆在当地是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孙德珊对展馆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孙德珊与当地参观展馆的小学生合影

孙德珊从各地收集来的毛主席纪念章

孙德珊在2016年被沈阳国防部授予“国防教育贡献奖”

孙德珊种的玉米

孙德珊和老战友一起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