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前左2)、朱德总司令(前左1)在王震旅长的陪同下检阅部队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定派遣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主力组成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南征,到湖南、广东、广西创建抗日根据地。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毛泽东曾称此为“第二个长征”。1944年10月中旬,时驻在延安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屯垦练兵的第359旅接受任务后,主力5000余人由旅长王震率领,迅速从南泥湾、金盆湾一线向延安城郊集结待命。出征前举行了阅兵式。
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这是陕北初冬的一个清晨,部队在天亮前就起床吃早饭,然后向延安四郊向离城2公里的东关飞机场开发。南下支队的誓师阅兵仪式就在这里举行。干部、战士们都穿着崭新的灰色棉军装,挂着新的子弹袋,背着新被子和新毛毯。歪把子机枪和三八式步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队队高头大马,排列在队伍后面,更显得威武雄壮。
9点40分,军乐声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叶剑英、聂荣臻等中央领导同志,由王震旅长陪同,健步登上了主席台。会场上掌声骤起,一片欢腾。
大会司仪是南下支队的第2大队长陈冬尧,他庄严宣布大会开始。
军乐队奏起了雄壮的进行曲。接受检阅的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会场的东边朝着主席台前进。指战员们精神抖擞地从主席台前走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这天的阅兵式,仅进行了分列式(受阅部队在行进状态下,接受静止状态中的领导人和观众的检阅),并没有进行如现在阅兵式首先进行的检阅式(受阅部队在静止状态下,接受阅兵司令员在行进中的检阅)。
实际上,检阅式是在9天后举行的。11月10日,南下支队告别延安,开始南征。临行前,再一次集中在飞机场上,接受中央首长的检阅。毛泽东、朱德在王震的陪同下,检阅南下支队全体指战员,有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穿深色便装的毛泽东居中,徒步中正向受阅部队行举手礼,着八路军军装的朱德和王震分别行进在毛泽东的左右。
点评:由此见,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延安的阅兵式,当时还没有如现今阅兵式的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一气呵成的程序,全部过程显得更随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