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公平公正。 春节临近,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倾听官兵的心里话——

选人用人风气正 恰似春风拂军营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颜群 张建国 等责任编辑:乔梦
2016-02-04 10:25

武警北京市总队某部选用干部不搞论资排辈——

变“关门点将”为“考场选将”

■本报记者 张海华 通讯员 王双战

2月3日,袁振掌指导特战队员练习擒拿格斗。王双战摄

今天,记者走进武警北京市总队某部采访,收到该部政委孙栋廷送的“新年礼物”——2016年版《知恩·感恩·报恩——优秀个人成长经历》样书,“你来得巧,提前收到这份我们准备送给每名干部的新年礼物!”

同名书的2015年版,记者去年夏天来该部采访时曾获赠一本。从2014年底开始,该部组织开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活动,增强干部对组织的感恩之情,激发干部的使命担当,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干部成长进步,既需要内化于心的动力,更需要外化于形的制度保障。”孙政委说起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

该部驻地比较分散,如何在选人用人中“慧眼识珠”?近年来,该部党委打破论资排辈惯例,变“关门点将”为“考场选将”,将名额、条件、标准和对象一并公布,设置理论考核、体能测试和述职报告等环节,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营造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氛围。

二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袁振掌向记者透露了一段颇为纠结的经历:时任二支队十五中队中队长的他,任职3年来,带领中队跨入先进行列,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多次摘金夺银。然而,面对选拔任用考核,他心里还是暗自打鼓:“中队远离机关,自己又没门路,而且晋升名额少、预选对象多,自己能行吗?”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上考核场,最终凭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晋升为副大队长。

“我也是单位公开公平选人用人的受益者。”一支队十一中队指导员孙博通对记者说。孙博通是国防生干部,理论素养较高,工作成绩突出。考评中,不少人认为国防生干部经验少,难挑大梁,建议优先考虑资历老的同志。

“任人唯贤不问出身,干部只要想干事、能干事,组织都应为其搭建成长平台。”支队党委一班人力排众议,根据考评成绩,把孙博通放在中队主官岗位上锻炼。孙博通不负众望,不仅把中队带得嗷嗷叫,还被武警部队评为十佳“四会”政治教员,荣立二等功。

“选人用人不能光看平时,更要看关键时刻。”采访中,该部领导对训练基地干部王海昌的提拔经历记忆犹新。

王海昌进驻某大型任务安保现场的第3天,突感咽喉异常疼痛,匆匆到医院检查,被告知须尽快手术治疗。该部领导劝慰他安心治疗,但王海昌态度坚决:“等任务结束再说!”刚下一线,王海昌就被推进手术室。术后休养期间,他因考评成绩优异,接到了提升为大队副教导员的命令。

用人导向是无声的号令。“让踏实干的吃香、让熬日子的发慌、让跑要送的曝光”,如今,该部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激励着每名干部明责思为。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