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许世友长子最后的“寓所”是什么样

来源:新华社作者:孙清清 陈银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6-12-06 14:55

(原标题 许光:大别山下的将门布衣)

在河南新县小潢河边,有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面是昏黄的灯泡,发暗的墙壁,斑驳的裂痕,老木柜子,老式军旅皮箱……

这,就是开国上将许世友的长子、新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许光最后的“寓所”。数十年来,许光将自己看作鄂豫皖老区、大别山下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泥土一样朴实,大山一般静默。

许光出生在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7岁就参加了儿童团,边逃难,边斗争。1948年,在王树声大将的帮助下,才得以和分别17年的父亲团聚。7年寒窗苦读,13年海上摔打磨砺,他成长为共和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舰艇长,多次完成海防巡逻、重大演习等战备训练任务,6次立功受奖。

从逃难少年成长为共和国优秀舰艇长的许光,后来毅然遵从父亲的重托,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回到大别山深处的新县,照顾晚年的奶奶。

从军营回乡的许光,一头扎进家乡建设中。

1969年夏天,许光担任新县人武部军事科长兼县邮政系统军事代表,负责建设千斤乡159微波站。当时山上无路可走,所有机械设备上山全靠肩挑背扛。许光带领乡亲们在山上摸爬滚打300多个日夜,最终建成了微波站,新县与外界通上了电话。

后来,他又带领大伙儿架设高压线路,将几吨重的电线杆一根根往山上扛,一根根往土里“栽”,35千伏的高压线路架通了,华中电网的电输向了新县。

1987年,新县发生50年一遇特大洪水。时任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许光接到县防汛指挥部的暴雨警报,便迅速赶到箭厂河、陈店、郭家河等几个乡镇处理险情。道路被洪水冲毁,吉普车猛然陷入1米多深的排水沟里,把坐在副驾驶座上的许光摔到前挡风玻璃上,昏迷了三天三夜,头部缝了近20针。经过10多天的全力救治,他才脱离生命危险。

“不能在军营施展抱负,就要在家乡有所作为。”这是许光写给父亲许世友信中的话。父子俩家书不断,说得最多的不是家事,而是新县的建设、乡亲们的生活。

别人搬家是越搬越大,越搬越好,许光搬家却不是这样。在新县人武部时,按级别他可以分到一处团职房,但他却主动让给了一位外地调入的普通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县人大机关盖家属楼征地,许光二话不说,将自己带院子的平房无偿让出。家属楼建好后,许光只要了一套最小的两居室。尝遍了人生苦辣酸甜的老人,最后栖身在小潢河边简朴至极的单元房里。

许光生活节俭、清廉,一直恪守共产党人的宗旨。当年孩子接二连三生病时,许光忍痛割爱,用80元卖掉了陪伴自己的自行车。1974年,有恩于许光的王树声大将在北京逝世,许光很想去北京送王树声最后一程,但受困于路费,未能实现这一心愿。然而,许光生前累计资助老红军10多万元。弥留之际,又将自己毕生积蓄的20万元存款,全部捐赠给了家乡的慈善事业。

40多年来,他就是大别山下的一位普通过客,一袭布衣,步履匆匆……2013年1月6日,许光因病去世,走完了84岁的人生。

站在许光墓前的人,无不敬仰这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新华社郑州12月6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